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1 / 2)

老總走到地圖前,將手指放在晉西北的偏關、右玉、左雲地區道:““眼下整個晉北、內外長城一線,日軍的兵力密度與之前相比不僅沒有削弱,實際上還得到了一定的加強。尤其是右玉、、左雲、偏關等地靠近外長城一線,日軍的封鎖日益嚴密。”

“而在平綏鐵路沿線,日軍從北平新調集了數量裝甲列車,其巡邏的密度比原來整整多了一倍有餘。與原有的輕型,隻配備機槍的鐵甲車相比,這些裝甲列車上不僅配備了火炮和機槍,甚至在車上還配備了一個加強了重機槍的步兵中隊。”

“同時日軍在清水河、托和托、和林格爾、涼城到豐鎮一線,沿晉西北與綏南交界處,組織了一個由一百輛卡車、二十多輛裝甲汽車和輕型坦克,以及步兵四個隊、騎兵兩個中隊,以及部分炮兵編成的機動支隊。”

“這支快速機動支隊,分別駐守在清水河、涼城兩地。一旦沿線有我軍部隊北上或是南下,其機動部隊可以快速出擊,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攔截我軍行動。而在殺虎口、破虜口、得勝口等晉西北關口,現在日軍也大大加強了日偽軍兵力部署的數量和火力。”

“原有封鎖外長城一線的兵力,至少翻了一番。今年入冬以來,我們為大青山地區部隊冬裝和過冬物資,因為日軍嚴密的封鎖始終無法運送出關。押運部隊多次試圖強行通過,但都因為無法突破日偽軍的封鎖無功而返。”

“從眼下的情況來看,我軍如果以營團為建製很難滲透過去。即便是滲透過去,也很難在日軍機動兵力圍攻之下站住腳。所以我建議我們還是以穩紮穩打,采取步步為營與滲透相互結合的戰術要好一些。”

“在你們發起攻擊之前,先打通殺虎口一線取得出關通道,然後恢複蠻汗山綏南根據地。付出一定的代價,在綏南地區先取得一個落腳點。並將晉北、綏南日軍的注意力,吸引到左雲、右玉一線。為我軍從偏關一線,這條距離包頭最近的通道出關創造條件。”

“楊震同誌,敵情始終在變化。你的建議是不錯,但是也要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如果與日軍硬碰硬打上一戰,按照我們現有的裝備的確是不怕。可這些老骨頭一旦損失慘重,那麼後續的包頭作戰怎麼辦?是靠臨時動員的部隊,還是靠剛剛升級的新兵團?”

“要知道按照中央的要求,我們這次可是將所有的骨幹部隊,都要投入進去的。采取多批次滲透的辦法,如果在今年上半年,甚至你們此次會戰之前,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辦法。但在眼前的情況之下,卻隻能讓我們分散自身的實力,無法攥成一個拳頭打人。”

“按照眼下晉北和綏南地區的敵情來看,我們在滲透的時候很難避免與敵遭遇。而在這種情況之下采取分批滲透的辦法,反倒是使得我軍在與敵遭遇的時候作戰兵力不足,很容易被日軍一口口吃掉的。”

“尤其是日軍組建的這個機動支隊,一旦被其咬上,單單靠兩條腿的我們,即便跑一天也未必能夠脫離與其接觸。與其分批滲透被他們一口口的吃掉,我們還不如集中一個幾個團的兵力,爭取一口氣吃掉這個機動支隊。”

“同時不打掉這個機動支隊,對於我們後續主力出關,也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從偏關出關,雖說距離包頭更近一些。但是這一帶地處土默特平原,雖然物產略微豐富一些,但是地勢平坦,有利於日偽軍騎兵機械化部隊運動。”

“綏遠的日偽軍多數以騎兵為主,在這種平原地形上作戰,對我軍以步兵為骨幹的部隊威脅是很大的。不打掉這支騎兵機械化快速部隊,一旦其與包頭的日軍騎兵集團對我軍夾擊,那麼我們的整個作戰計劃和出關作戰的部隊,將會麵臨重大的威脅。”

“剛剛你提出哪些建議的時候,我也考慮了一下大致的作戰方案。不過覺得我們不能等到包頭日軍騎兵集團東調之後再采取行動,我的看法是先以部分兵力,利用日軍還是主要確保晉北的態勢,先恢複平綏線以南的綏南遊擊區。”

“並集中一部分的兵力不惜一切代價,在主力出關作戰之前,打掉這支日軍部署在涼城與清水河之間的快速部隊。在取得一個落腳點與物資囤積點之後,在采取逐步蠶食的辦法,一點點向包頭地區靠近。”

“待你們那邊打響,晉北、綏南地區的日軍主力勢必要東調。隻要晉北和綏南的日軍大部調離,我們在外長城內隱蔽待機的部隊,則立即全軍出動。以最快的速度,從偏關和右玉出關,沿托克托、清水河兩縣之間,全速向包頭地區穿插前進。”

對於老帥的固執己見,楊震隻能搖頭苦笑之餘,看著麵前的這位老帥沒有在說什麼。周邊的環境不同,所麵臨的敵情也不盡相同。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實際情況,整個晉綏地區的敵情變化和地形,都在這位老帥的心中掌握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