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1 / 2)

楊震看著眼前與美英達成協議的複製本,沉默了好大一會才搖了搖頭道:“而且英國人也一定會對我們多加防範的。他們不會給我們太多的機會接觸當地百姓,以擴展我們影響力的。因為他們擔心我們會宣傳我們的主張,瓦解他們在當地的殖民統治。”

“他們對自己殖民統治的脆弱性,還是很清楚的。他們知道他們目前在東南亞,甚至全球殖民地的統治的脆弱性。多年來依靠武力為後盾殘暴的通知,不計本地民族生死的貪婪掠奪,使得他們在各個殖民地已經無半點的民心。”

“在沒有外來因素的情況之下,依靠武力和屠殺,他們還能勉強的維持下去。但是一旦有外來因素介入,他們的統治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隨時有徹底的崩潰的可能。這才是英國人對日本人真正恐懼所在,但是他們對我們也抱有同樣的恐懼。”

“其實日本人對於英國人來說,如果不是現在他們正麵臨作戰,根本就不是威脅。但打著解放者旗號的日本人入侵,卻會點燃當地民族積壓已久獨立的欲望,這才是英國人最害怕和恐懼的地方。”

“按照我的估計,等結束對日作戰之後,歐洲列強在東南亞的殖民地,恐怕剩不下幾塊。這把被日本人點燃的火焰,恐怕到時候為已經耗盡國力的英國人也好、荷蘭人也罷,法國人也算在內,再也無法壓製下去了。等這場戰爭打完了,東南亞各國的獨立戰爭也要拉開序幕了。”

“要求我們去東南亞,對於他們來說是在外部壓力之下的迫不得已。但是未嚐沒有他們認為我們在東南亞沒有半點根基,又距離後方遠隔萬裏,可以被他們輕易操控有關係。我們一旦到了東南亞不僅將會四麵受敵,還會被英國人玩弄於鼓掌之中。”

“主席、老總、副主席,我們如果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非但不僅會損傷部隊,甚至還會得到截然相反的結果。當然,在美國人和英國人那裏還會得到幾聲喝彩的。但是,對於我們非但沒有任何的益處,甚至在不遠的將來還有相當大的副作用。即便用來交換援助,但是這個代價也太大了。”

實際有些話,楊震沒有說出來。他能說在二戰後,東南亞各國的軍隊,大部分都還是以日本占領期間編組的偽軍為老底子組建的。像印尼軍隊,就是日本人一手訓練出來的。緬甸雖說以英緬軍為基礎,但是他們的所謂領導人,都是在日本占領期間與日本人合作的人。而且骨幹,也都是以日本人占領期間的獨立軍。

而在戰後,日本人對東南亞的大舉經濟援助,也使得日本人對東南亞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一直很大。至於中國人始終在那裏受排斥,排華事件屢屢發生。現在參與進去,隻能讓以後的局麵更加複雜。

這些話,楊震沒有辦法說出口。他隻能從政治、軍事、經濟多角度分析,告訴中央這個影響還是不要為好。就像重慶方麵那樣,不僅沒有能保住最後一條對外大動脈,最終是政治、軍事,甚至包括領土在內全線失分。

一個出兵緬甸非但沒有能挽回危局,反倒是輸的一塌糊塗,還搭上了唯一的一個機械化師和最精銳的一個軍。這場稀裏糊塗的敗仗,又有多少是單純的軍事上原因?恐怕政治上的原因更多。那裏是一個真正的是非窩,輕易是不能去參合的。

楊震的這番從政治、軍事、民心上的全麵得失分析,主席卻是沉思後良久才點頭道:“看來,你們這個決心下的很對。我們首先做的還是要解決目前的當務之急,至於其他的還是先放放為好。你說的對,擴大影響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也絕對不能給他們當做炮灰。”

見到主席總算點頭,楊震心裏暗暗的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多少嘲笑自己少見多怪。以主席的雄才大略和長遠的戰略眼光,自己說的這幾點又豈能看不到?隻不過主席還是在多少有些猶豫罷了,畢竟這個機會太難得了。

東南亞的華僑為數眾多,而且經濟實力很強。如果能與他們建立直接聯係,那麼對中央的擴大在海外,尤其是在華僑心中的影響會相當有利的。抗聯這次應英國方麵邀請出兵協防東南亞,無疑是一個可以與東南亞的華僑深入接觸的相當難得機會。主席猶豫之處,估計也就在這裏。

點燃一支楊震送過來的駱駝牌香煙,主席深吸了一口之後道:“這件事情到此為止,就不要在說了。關於下一階段作戰,你們是怎麼想的。不過我看你們與挺進軍上報的計劃分歧很大,現在中央想聽聽你整個的想法和計劃,電台上總是說的不那麼清楚。”

說到這裏,主席笑了笑道:“你們現在已經抵達熱西,可以說已經距離華北我晉察冀根據地近在咫尺,但是卻又距離你們大後方越來越遠。下一步的作戰,無論是選擇哪個方向,都需要關內部隊的配合。”

“你們老師長的能力和戰略眼光,中央還是清楚的。現在分歧這麼大,中央出於慎重起見,才特地將你還有他們的政委調回延安,就是想拿出一個穩妥一些的計劃。畢竟你的這個計劃,關係到我們整個未來的發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