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到此為止(1 / 2)

對於楊震準備為挺進軍組建兩個坦克團的話,老帥突然想起來為何他堅持在挺進軍主力各部,輪番到富錦基地整訓的同時。卻要求挺進軍單獨抽調出兩個步兵團,以及部分知識分子去蘿北特訓。

司令員和自己一直問他為什麼,他卻是就是不肯說。現在老帥才明白,原來這個家夥調這兩個步兵團去那裏,是為了給挺進軍組建兩個坦克團。隻是當時兩個團的裝備,還沒有來源,他死活不肯說而已。

但是對於楊震這個的決定,老帥慎重考慮了一下之後,還是堅決的搖了搖頭道:“你有這個想法,我和司令員很感謝。但是組建這兩個坦克團,你是不是在考慮一下?我們部隊的現狀,以及在下一階段的作戰任務,還是要以輕裝部隊為主。”

“兩個坦克團,一是一旦脫離開你們單獨作戰,我們可是實在養活不起。別說汽油和零部件了,就是炮彈我們都沒有地方去弄。沒有了汽油、零部件和炮彈的來源,我們要這些坦克有什麼用?”

“二是這些坦克,在山地作戰的時候也是也沒有太多的用武之地,帶著反倒是一個累贅。這兩個坦克團的事情,我想還是應該先放放。現在應該集中主要精力,先將部隊的步兵和炮兵戰術素養提高上去。”

對於老帥的顧慮,心中知道他在想著什麼的楊震笑了笑,卻是沒有點出來,隻是道:“老首長,部隊總歸還是擴編的。不管下一階段作戰能不能用上,但是這兩個團還是要組建的。我們隻有底子先打好了,等到使用的時候,才不會臨時抱佛腳。”

“而且就是考慮到下一步作戰針對挺進軍的使用,我們這次準備給這兩個坦克團配備的都是蘇製輕型坦克。按照我們的規劃,這兩個坦克團各下轄兩個坦克營,每個營二十四輛T二六坦克,十二輛BT快速坦克。團直屬高炮連和戰防炮連各一個,一個汽車牽引的炮兵營。”

“蘇製坦克雖說裝甲薄弱一些,但是速度快、越野能力強,可以在山地作戰之中進行使用。而且其配備的四十五毫米坦克炮,對付日軍野戰工事,特別是機槍工事,威力還是相當可以的。”

“不僅僅是坦克,我們還要為關內部隊培養航空人員,配備戰術飛機。等到我們的產能上去,以及美英援助到位,我們還要為關內部隊擴編炮兵配備。這次搞來的蘇製七十六毫米加農炮,我們轉交給挺進軍組建兩到三個八門製的炮兵營,作為平射直瞄和壓製火力使用。”

“至於等返回老根據地之後,零部件、炮彈和汽油的供應問題。老首長,難道你們就這麼不相信我們能夠在下一階段作戰之中,打通與關內的陸地聯係?老首長,您對我們這麼沒有信心可不行。”

楊震的答複,讓老帥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道:“你的心意我了解,我也不是不相信你們能打通交通線。但是華北各個根據地的軍工能力有限,連製造手榴彈都很吃力。所有的補充全部從東北到華北千裏迢迢,這對你們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這樣這兩個坦克團我們接受,但是蘇製火炮我們就不要了。一旦返回關內作戰,對你們後勤的壓力太大。這樣你們用蘇製火炮替換下來的日製三八式野炮,交給我們就可以了。”

“日製炮彈,我們在關內也好解決一些。關內的兵工廠,也檢修過一些繳獲的日式炮彈。有了這個基礎,你們在提供一些技術和設備上的支持,我想仿製一下還是可以的。而且口徑一致,我們也可以就地使用繳獲的日式炮彈。”

老帥最終點頭組建坦克團的事情,也就意味著對於這件事情他們已經默認。但是對於抗聯轉交蘇製火炮的事情,老帥卻是堅決反對。不過考慮到楊震的態度,老帥這次還是婉轉的提出了一個替代方法。

對於老帥的建議,楊震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而是將話題轉到了其他的方麵。有些事情,還是不要逼的太緊為好。挺進軍那邊的火力調整方案,郭炳勳已經根據挺進軍的作戰方式,拿出了一個詳細的方案。

現在參謀處和後勤處,正在根據方案調撥所需武器裝備。除了輕武器數量不足,需要重新調整之外,重武器已經基本到位。等到與挺進軍研究、落實的時候,再與他們商議為好。現在自己堅持,到是顯得自己有些咄咄逼人了。

這批蘇製火炮到位之後,火炮的缺口通過內部調整,盡管數量上還有一定的短缺,但是可以用此次會戰繳獲的日製火炮代替。而且抗聯此次繳獲的火炮,很多都是自己已經不再使用的。像九二式步兵炮和九四式三七速射炮,全部都可以調撥給挺進軍。

而且這兩種火炮重量以及還可以的威力,都很適合挺進軍作為主力火炮使用。現在關鍵的問題是七九口徑的輕武器,為挺進軍換裝的數量缺口較大。這批武器,得等到年底蘇聯人答應的轉運過來之後,才能給他們換裝。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