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1 / 2)

談判桌上耍嘴皮子,隻是代表著別人對你實力的認可。或是認為你還有利用價值,才會坐下來和你談。真正的尊嚴,從來就不是在談判桌上能夠獲得的。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眼下的局麵正是這樣的一個生動寫照。要飯吃也要靠本事,如此而已罷了。

並沒有被開局的勝利衝昏頭腦的楊震,在腦海之中始終保持著一個清醒的認識。相對於邊上喜笑顏開的李延平,以及盡管強行壓製著心中的喜悅,但是臉上的表情,卻是依舊出賣了自己內心想法的老帥來說。對於這樣一個相當值得慶賀的事情,楊震卻是異常的冷靜。

不僅冷靜的異常,在想想自己後世了解到的重慶方麵,在整個對日作戰之中,與蘇聯和英國相比,獲得的甚至可以用杯水車薪來形容的援助。在想到眼前厚厚的一摞子美國援助抗聯協議內的內容,楊震的嘴角上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帶著諷刺意味的笑容。

他的這絲諷刺,並不是在諷刺重慶方麵。對於一支麵對著一個強敵,已經孤身浴血奮戰了整整四年的軍隊。即便這支軍隊丟掉了大半壁江山,但楊震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去諷刺這支軍隊。

高層是高層問題,體製是體製的事情。無論怎麼說,這支軍隊在整個抗戰期間的表現,仍舊可以說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敬佩。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盡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了。他們中的大多人還在繼續戰鬥,沒有放下手中的槍。

在現代化立體戰爭的條件之下,在戰場上究竟能打到什麼程度。是身後國力所決定的,而並非是軍人沒有盡力。當然他們之中在戰場上保存實力有之,避戰者有之,一觸即潰者也不少見。但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還是在戰場上盡了自己的全力。

不管後世如何的評價,但畢竟他們在正麵戰場上抵抗了整整八年。雖說是屢戰屢敗,整個抗戰期間打的勝仗屈指可數。但是他們中的絕大部分人還是在堅持著抵抗,並沒有向強敵屈膝投降。而失敗的原因之中,很多並非是戰之過。

裝備的嚴重不足,包括坦克和飛機在內所有重武器的匱乏。軍工生產能力低下,連基本必須的步槍和子彈都無法滿足需要。再加上相當一部分高層的腐化和不作為,軍隊訓練上的嚴重缺陷,軍隊內部派係眾多。

以及最關鍵丟掉了所有最富裕地區之後,以異常匱乏的財力,勉強支撐著龐大軍隊和巨大軍費消耗,都嚴重的製約並削弱了這支軍隊的戰鬥力。你不能指望一支連飯都吃不飽的軍隊,還能有著你想象那樣強大戰鬥力。

他嘴角的那一絲諷刺,是針對英美兩國這次的大方而來的。到今年,中國人麵對著一個實力遠遠超過自己的對手,整整已經獨自血戰了四年。這期間美國人除了少量的貸款之外,沒有給過一個美元的實質上援助。

而英國人非但沒有給過援助,期間落井下石的事情還沒有少幹。但眼下在日本人對他們形成了真正的威脅之後,便表現出來的罕見的大方。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如果他們在中日戰爭爆發之初就出手相助,而不是在一邊袖手旁觀,又豈能讓日本人做大到如此的地步?

沒有人讓他們直接去參戰,公開的卷入戰火。但是他們哪怕在日軍在南京揮舞屠刀的時候,對日本人僅僅實行石油和廢鐵禁運,而不是在其中大發其財。恐怕依靠吸允中華血肉養足了力氣的日本人,也就不會壯大到如此地步。

看著眼前的一幕,楊震盡管強行壓製住此刻心中強烈的鄙視感,但在嘴角那一絲怪異的笑容,卻依舊透露出他此刻心中的真實想法。沒有辦法,對於這些眼中隻有利益,而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做正義。但張嘴閉嘴卻滿嘴都是正義的家夥,他不能不這麼想。

就像在幾十年之後,還是滿嘴都是所謂人權、正義的他們。隻是這個人權和正義,隻是在他們認為他們需要的時候,才會是人權。否則就算擺在他們麵前的大屠殺,他們也會當做沒有看到一樣。

人權和所謂的道義,隻不過他們用來達成自己目的的一塊遮羞布而已。無論是現在,還是幾十年之後,還是這幾個國家,唯利是圖的作為從來就沒有變過。說的曆來都是冠冕堂皇,做的曆來都是無恥下流。

那邊在分別代表本國簽字之餘,一直也在仔細觀察著楊震的霍普金斯與韋維爾上將。看著楊震冷靜,甚至有些嚴肅的表情,卻是都看到了對方眼中那一閃而過的驚訝。而楊震嘴角上那一絲顯得有些怪異的笑容,卻是讓兩個人多少有些不知所以。

兩個人都沒有想到,在取得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可謂是巨大的成果之下。楊震這個還不到三十歲的年輕人,居然能夠表現的如此沉穩,而沒有顯露出哪怕是一絲的喜色。

楊震此刻表麵出來與年齡不相符的老練,讓兩個人都感覺到這個人要遠比自己見到的難纏的多。對於霍普金斯來說,雖然他在談判桌上已經見到了楊震的難纏勁頭,但是楊震此時的表現,讓他感覺到眼前的這個年輕人,要遠比自己在談判桌上見到的還要難以對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