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如果此次蘇聯方麵可以按照抗聯的要求足額提供所有裝備,尤其是ZLS三型七十六毫米加農炮和T三四坦克所需的數量以及全部圖紙,並派出部分工人協助生產。那麼將在這批裝備全部到貨之後,將答應的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高射武器,在最短時間之內全部移交給蘇聯方麵。
在美國卡車援助數量上以及鐵路器材方麵,抗聯也可以做出一定的讓步。但是蘇聯方麵要從現在一直到戰爭結束,將全部繳獲的所有德軍坦克、裝甲車、火炮以及鋼盔,全部轉交給抗聯方麵,以彌補抗聯這方麵的損失。
以及一直到戰爭結束之前,所有德軍戰俘之中的所有航空工程、坦克和火炮製造方麵的技術人員,理工科大學的畢業生。當然還有蘇軍和英軍在八月進攻伊朗期間,俘獲的五千名德國專家,也要全部移交給抗聯,作為抗聯之中奇缺的技術人員的補充。
抗聯同意如果美國方麵轉讓給抗聯航空技術的話,抗聯同意將所有的技術與蘇聯方麵分享。不過蘇聯方麵,要同樣與抗聯分享蘇聯最新的戰鬥機技術。同時蘇聯要將目前對德作戰繳獲的德軍輕武器,以及全部的彈藥全部轉交給抗聯方麵。
在表明了抗聯的最終決定之後,楊震直接告訴那位蘇軍總參謀長助理,這是抗聯最終的底線,也是不能在退讓的底線。抗聯已經做出了最大的讓步,同時也犧牲了自己的部分利益,來滿足蘇聯方麵的要求。如果蘇聯方麵還貪心不足的話,那麼抗聯可以認為已經沒有談下去的必要了。
這次不管蘇聯方麵肚子裏麵花的什麼胡,楊震幹脆也來了一個開誠布公。蘇聯人這麼晚上找上門來,就是已經拖延不下去了。不管是因為什麼原因,是戰場上的局麵還是美英的施壓,能讓這些生性貪戀的蘇聯人至少表麵上做出一定的讓步,也說明了在莫斯科最近肯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而且這些蘇聯人一改之前談判的時候西裝革履的衣著,全部清一色的軍裝,胸前的勳章擦的錚明瓦亮。也從另外一個方麵說明,這次蘇聯人是要真的徹底失去了耐心,要一次性的解決了。
其實不僅僅是蘇聯人已經失去了談下去的耐心,就連楊震也失去了繼續和他們胡攪蠻纏下去的耐心。眼下大戰剛剛結束,需要處理的事情千頭萬緒。還要為幾個月之後,下一場戰役做準備的楊震,又哪有那麼多的心思去和蘇聯人玩心眼?
不僅僅是沒有時間,在陪著他們玩下去了。而且身心都已經極度疲倦的楊震,眼下也沒有精力在和他們磨牙。也就是說眼下這場談判的兩方麵,都已經失去了談下去的耐心。現在蘇聯人既然已經表明了其所謂的最終態度,那麼楊震也沒有什麼號猶豫的了。
說完自己的全部條件之後,楊震看著那位雖說隻是一名中將,但是實際上在這次談判之中,起著實際上拍板作用的蘇軍前南方麵軍司令。此時因為丟光了南烏克蘭和基本丟光了南方麵軍,而正在總參謀部掛著一個閑職,接受再教育的倒黴蛋。
對於眼前這位談判對手,楊震在後世可謂是久仰大名。這位老兄開戰之前就是中將,直到戰爭結束之後還是中將。人家在戰爭之中的職務都是水漲船高,隨著戰爭的進展越走越高。就算沒有當上方麵軍司令員,這軍銜至少沒有耽誤升。
他老兄的職務卻是每況愈下,從戰爭開始兩個月不到便坐到了蘇軍南方麵軍司令員,這個負責整個南方作戰的戰略集群的軍事主官位置。到戰爭結束後,擔任一個普通的步兵軍長。在莫斯科接受再教育,坐冷板凳的時間遠遠的多於在前線作戰的時間。
當然蘇軍將領之中,在整個戰爭中比他遭遇好波折,幾上幾下的人大有人在。可也沒有像他這樣,連一個集團軍副司令的位置都沒有保住。戰前蘇軍之中的將軍,隻要活到戰爭結束,沒有被俘,沒有被自己人抓起來,基本上都做到了集團軍司令員的位置。
不過這個家夥能在丟光了南方麵軍以及用那位慈父領袖的話來說,永遠不可能放棄的烏克蘭的前提之下居然還能保住一條命,也算的上一個奇跡了。隻是楊震有些想不通,莫斯科的那位老先生怎麼會派這樣一個屢戰屢敗的家夥,來負責此次談判?
在親自參加這次談判之後,楊震第一眼就看出來這個家夥才是此次談判的主要負責人。而他身邊的那位蘇聯總軍械部上將副部長,隻不過是蘇聯人推出來的一個表麵人物而已,這個在戰場上吃足了敗仗的家夥,才是蘇聯人此次談判的真正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