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從下麵著手(2 / 2)

“前幾年蘇聯大肅反,搞的人人自危。我們對蘇工作,從開始到現在幾乎沒有進展。我們的人在途徑海參崴的時候,一直被嚴密的監視不說,就連活動的範圍都限製的相當狹小。很多時候,就連旅館都出不去。”

“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想要在海參崴安插足夠的監視人,恐怕很難做到。畢竟我們的人,與蘇聯人的差別太大。而蘇聯遠東地區,現在不僅沒有華僑,就連朝鮮僑民也被他們遷移到了中亞。我們的人就算滲透進去,也沒有容身之地。”

聽到郭邴勳的表態和疑慮,楊震微微歎了一口氣道:“其實老郭,這件事情我也不想將你牽扯進來。情報工作是一把雙刃劍,弄不好要傷及到自己的。尤其是這個時候對蘇進行情報收集,和秘密監控,雖說情況特殊,但是有些人他們不會這麼想的。”

“一旦被掀起來,將會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蘇聯人的報複,也會相當的殘酷。我不想在這件事情上,牽扯太多的人進來。但是我一個人,沒有三頭六臂。你是主管情報工作的,有些方麵你比我更加的熟悉。離開你,我自己恐怕玩不轉。”

“蘇聯人在某些方麵是我們的盟友,但是在某些方麵也是我們的對手。有些事情我不求詳細了解,但是我們也不能總這麼被動應戰。有些時候、有些事情,我們也是被逼著去做的,否則我們要吃大虧的。”

“我們不能總這個樣子,讓人家對我們實施單方麵的滲透,連我們最核心的東西都能掌握。而我們對他們卻是一無所知,幾乎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掌握的。甚至蘇德戰場的戰況,還需要從日本人的電台裏麵掌握,這種情況必須得到改變。就算不能得到完全的改變,但是至少也要在某些方麵改善。”

“我們手中不是還秘密的關押著一批在哈爾濱俘獲的,日本人訓練出來的白俄間諜嗎,這些人我們不好好的用用,都對不起在他們身上下了那麼多苦功的日本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這批日本人苦心培養出來的白俄間諜,這個時候正好可以為我所用。”

“老郭這段時間你仔細的琢磨一下,好好利用這批白俄。還有這件事情,不要通過陳龍的情報部。陳龍的為人,我們雖然可以完全的相信。但是有些事情,還是不需要牽扯太多為好。他那裏一動,這動靜就有些大了。”

“所需經費,掛到軍區特種偵察旅的作訓費之中。不足的部分,由生產建設兵團專門負責對蘇貿易的外貿公司賬戶內單獨支出。所有的經費支出和使用,由你親自掌管。所有的經費支出方向,一律設置為一等絕密,但是不要單獨設賬,賬麵上一定要做平。”

“另外,我們不需要在蘇軍內部收買什麼人,更不需要在他們那邊搞到足夠分量的人。這樣對於我們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也容易引起蘇聯高層的注意。正像你說的那樣,蘇聯內務部對蘇聯遠東地區高層的監控還是相當嚴密的。”“

“至於我們的需要,什麼人最清楚?就是港口和鐵路的人員是最清楚的。我們隻要收買到港口的起重機司機、計劃調度人員,甚至裝卸工都可以為我所用。隻要這張網編織的夠密,就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需要。不要隻將眼睛盯著高層看,這樣反倒容易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做情報工作,很多時候從基層人口中搞到我們所需要的東西,要比從高層那裏解決輕鬆的多。我們不是要遠東蘇軍的兵力部署,也不是要他們太平洋艦隊的實力,我們隻要需要得知途徑海參崴的美國援助物資的數量。”

楊震的這番話,郭邴勳微微點了點頭。其實雖然郭邴勳一直主管情報工作,但是他畢竟不是專業人員。他負責的隻是對情報的總結和分析,以及對情報工作部署的重點。至於情報怎麼收集,情報人員的選派,一般都是楊震親自主抓的。

對於情報工作的具體,他還是有些陌生。而且相對於政治和經濟情報來說,他這個參謀長更多的是抓軍事情報。對蘇情報工作開展,至少在目前還暫時不涉及到軍事的情況之下,多少有些超過他理解的範圍。

楊震這番話下來,他才明白這種政治和經濟情報的收集,該怎麼去做。原本在他的理解之中,這種政治和經濟情報的收集,隻能從對方高層下手。因為這裏麵的事情,普通的人物根本就不能了解和掌握。

實際上從來沒有過情報工作經曆的他不明白,政治情報不算。經濟情報的收集重點,卻是更多的應該放在低層。尤其是蘇聯人這種計劃經濟,他的重點不在情報對象職務高低,而在對情報的判讀上。

一個地區的物資供應情況,市場上物資是否豐富,一個地區物價的總體情況,以及當地物資變動的情況,這些東西經過仔細的判讀,都可以找到相當多的東西。經濟情報工作,在高層著手反倒是容易被引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