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2 / 2)

有了這個消息,楊震在減輕了一定的壓力情況之下,也開起了玩笑。畢竟裝備對於他來說,就算挺進軍再換一邊裝,此次會戰繳獲的武器,也足夠滿足大部分的需要了。即便剩下的還有少量的缺口,他也不是沒有解決的辦法。但是對於補充兵員來說,他自己都頭疼之極。

對於楊震以玩笑式的話語,表明了他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兩位老帥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點了點頭。他說的沒有錯,現在最應該做的是抓緊時間提升部隊的軍事素質,為下一步作戰和未來的發展打好基礎。至於分拆部隊的事情還是等到戰役全部結束再說。

說實在的,對於兩位老帥來說,現在編入挺進軍的幾乎是兩大軍區的精華。一下子全部被調走編入抗聯,要說不心疼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要知道,這些都是兩大軍區真正的精華,都是老骨頭部隊和拳頭部隊。很多部隊,甚至都是東渡黃河之後第一批組建的老部隊。

雖說如今背靠抗聯的支援,武器裝備方麵不用再犯愁,但是那些久經鍛煉出來的指揮員,還有百戰餘生的老兵,可是一時半會沒有地方去補充的。新編成的部隊,要想達到老部隊的戰鬥力,是需要時間來調整的。

如果楊震能夠與中央商議,讓兩大軍區能帶回去部分老部隊。對於在反掃蕩戰鬥之中,損失慘重的兩大軍區元氣的恢複,將會是一件相當有利的事情。至少對加速新部隊的戰鬥力形成,以及為今後部隊的擴編,都會有相當大的好處。

倒不是兩位老帥有什麼利己主義和山頭主義,而是晉察冀和太行兩大軍區,在這次華北日軍傾巢出動的大掃蕩之中,損失太過於慘重。留守不多的老部隊,在殘酷的反掃蕩戰鬥之中基本上被打殘了,短時間之內恢複元氣相當的困難。

一旦編入挺進軍的兩大軍區精華,全部就地編入抗聯,那麼對於眼下本就元氣打傷的兩大軍區,無異於是雪上加霜。這對兩大軍區盡早恢複元氣,是一件很不利的事情。正像楊震說的那樣,你連鍋都端走了,這還怎麼開飯?

如果楊震真的能與中央交涉,留下部分部隊,哪怕是帶回去一半的兵力,對兩大根據地元氣恢複也有相當大的好處。有了這些經過抗聯培訓後,戰鬥素質進步很快的老部隊作為骨幹,兩大軍區恢複並發展,會有相當大的好處。

對於楊震的想法,兩位老帥以沉默的方式表示了接受。不過說到部隊的改裝與訓練,司令員的興趣倒是來了。楊震提出的更換武器裝備,將挺進軍目前的兩種武器口徑,全部更換為統一的或是日械或是七九口徑。

司令員倒是不可置否,對於他來說隻要是部隊齊裝滿員、彈藥充足,那就心滿意足了。有什麼鍋吃什麼飯,這是這位老帥的想法。況且這幾萬挺進軍部隊,在會戰全部結束之後,還不知道究竟歸到那一邊,司令員也不好太深說。

對於這位原則性極強的老帥來說,不管楊震會和中央爭取來一個什麼結果,但是他現在必須得執行中央的命令。這就是他這一帶軍人的本色所在。一日沒有確切的命令,他就一日不會改變。而且這種伸手的事,即便是在他這個老部下麵前,他也是不願意張口的。

盡管對於楊震將挺進軍的武器裝備,先做到口徑統一化,改變目前兩種口徑不利於補給的想法。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將,老帥也自然很讚同。口徑越是複雜,戰術補給也就越容易出現問題。

之前部隊彈藥少,在彈藥方麵一直處於饑渴的狀態。除了決定生死的戰鬥之外,平均一場戰鬥隻發給最多二十發子彈,這倒還沒有那麼多問題。但在現在彈藥匱乏的局麵已經得到改變的情況之下,彈藥口徑過多就很容易出事。

雖說部隊眼下武器口徑已經精簡到兩種,與之前口徑繁多有著天壤之別。但是依舊很容易出問題,也很麻煩。此次熱河作戰,就不止一次出現過將七九步槍子彈,送到全日械裝備部隊手中的情況。

說心裏話將部隊所使用的裝備全部更換統一口徑,哪怕是先將步槍子彈口徑全部統一了,這位老帥打心底舉手讚成。作為軍事大家的司令員,那裏不明白全軍統一彈藥口徑的好處?

之前是無奈,想統一沒有辦法和來源。連一個團的槍支都不能保證統一,有什麼用什麼,能做到人手一槍了,就算相當不錯了,那裏還有這麼多的挑頭?現在有了機會和條件,老帥自然求之不得。

但眼下抗聯明顯也要擴編,才能應對楊震口中的下一步作戰需求,自身對武器裝備需求肯定也很大的情況之下,這個時候伸手老帥也感覺到有些不太好。盡管作為一名軍事統帥,他比任何人都渴求那些精良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