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蘇軍雖說緊急更換了遠東軍區的所有通信聯絡的密碼,但是這些密碼編成的方式卻沒有進行改變。隻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部分的改進。使用那位內務部上校隨身攜帶的密碼本,破譯蘇軍的無線電報並不是太困難,而且要比破譯日軍的密碼容易的多。
此次對蘇談判,蘇聯代表團與莫斯科和遠東軍區之間的聯係,更是抗聯監聽的重中之重。為了監聽蘇聯人的無線電通信聯絡,抗聯準備了五部大功率的電台。抽調了十餘名最好通信參謀,對其無線電通信進行破譯。
在蘇聯代表團抵達哈爾濱第三天,其與遠東軍區的聯絡密碼就被破譯。第五天,其與莫斯科無線電聯絡的密碼也被破譯出來大半。而蘇聯談判代表團,也許因為對抗聯的技術能力,從骨子裏麵就看不起。自從進入抗聯根據地之後,其攜帶密碼就沒有更換過。
眼下的蘇聯代表團此次談判對於抗聯來說,基本上已經是無密可保。除非他們不與莫斯科和遠東軍區,進行任何無線電聯係。否則按照蘇聯人密碼編成,即便是更換密碼,也是有矩可循的慣例,破譯也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
也正是有了這些,楊震才有這麼充足的底氣敢拍著胸口做出這個保證。當然這件事情,即便是對於抗聯來說,也是絕密之中的絕密。除了參與的人員之外,隻有楊震、李延平與郭邴勳三個人知道。
其餘的人別說一般的高級幹部,就連東北局都不清楚。而在眼下,更不能讓這二位老帥知道。這要是傳到中央的耳朵裏麵去,恐怕不一定會惹出什麼事端來。畢竟那可是老大哥,你這麼做等於在老虎屁股上拔毛。
不過雖說沒有解釋自己為什麼底氣這麼充足,但是有些事情楊震還是要解釋的。尤其是自己為何堅持要蘇聯人,提供這三種新式武器的生產製造技術以及圖紙。至少要把兩位老帥的注意力轉移過來,別讓兩位老帥在注意力放在自己為何這麼有底氣保證的事情。
想了想楊震道:“兩位老首長,不是我楊震非要去想那些不切實際的事情,非要逼著蘇聯人拿著他們的現役裝備來交換。因為我們現在缺乏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同時也缺乏中型口徑的直瞄火炮。”
“原有的波蘭仿製的奧匈式一百毫米火炮,因為數量與質量的原因,已經遠遠無法滿足需要,更是已經無法承擔高強度的使用。繳獲的日製九一式一零五榴彈炮的數量,遠遠無法滿足需要,這還不包括大批已經到了使用壽命的七五口徑火炮。”
“不僅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數量不足,我們現在也嚴重的缺乏,有反坦克功能的遠射程直瞄火炮。大部分的日製野炮,因為缺乏相對應的炮彈,或是整體設計的原因,根本就無法作為反坦克直瞄火炮使用。”
“而按照我們的計劃,挺進軍在此次的休整之中,在炮兵的配備數量上,要達到與抗聯相同的標準。團配備步兵炮和迫擊炮,以及輕型的反坦克速射炮,各旅至少要有一個十八門製的山野炮。除了縱隊原有的野炮營升級為炮兵團之外,還要組建部分直屬炮兵團。”
“按照這個計劃,我們隻能將目前所有的庫存全部拿出來,也隻能部分的滿足需要以及補充之前的戰損。大口徑的火炮數量倒是還勉強夠用,但是缺乏一百毫米以上到一百五十毫米之間的火炮,以及中口徑的直瞄火炮。”
“而且對於我們來說,現在不僅僅是抗聯和挺進軍急需炮兵裝備補充。還有關內各個戰區的部隊,都在等著裝備。老首長,全軍都是一盤棋。我們不能自己飛機、坦克、重炮數量齊全,但是兄弟部隊卻是破破爛爛的。”
“兩位老首長,我說的是全軍。包括山東、陝甘寧、晉綏、華中、華東的各部,都包括在內。而你們計算一下,連同華東的新四軍按照我們的標準換裝,需要多少火炮才能滿足需要?”
“最關鍵的是借機形成我們自己的火炮製造工業,以及引進蘇聯最新式的坦克技術,形成我們自己的火炮、坦克的設計製造能力。戰爭期間,我們可以指望美國人的援助。但是我們不能將所有的希望和未來的希望,都放在美國人的身上。”
“相對於亞洲戰場,美國人更看重的是歐洲戰場。否則也不會在蘇德戰爭全麵爆發之後,反應的如此迅速。馬上就公開宣布,將蘇聯列入租借法案的名單之內。而且在上個月,派遣軍事代表團秘密的訪問蘇聯,與蘇聯人就援助問題進行談判。”
“這樣輪到亞洲戰場上的物資,數量就已經不多。在還要援助國民政府的情況之下,到我們這裏還剩下多少物資?而裝備,在美日真正開戰,美軍大量擴充,以及同樣需要大量援助英國和蘇聯人的情況之下,到我們這裏恐怕就是杯水車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