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著急(2 / 2)

“當然我們的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決定不了戰局,也無法徹底的瓦解德軍的坦克攻勢。但是有了這些靈活性極強,不需要固設陣地便可以有效使用的武器,蘇軍反坦克戰術和手段,將會更加的多樣化。”

“與機槍、遠距離直瞄火炮配合,可以有效的抵抗德軍坦克攻勢,削弱德軍的坦克數量,以及降低他們坦克衝擊帶來的危害。至少比他們的反坦克手榴彈和燃燒瓶射程要遠的多,比反坦克步槍的威力也要大的多。”

“最關鍵的是,美國人無論答應給予他們多少援助。但是都是需要現去生產的,什麼時候能夠到貨,恐怕美國人心中也沒有數。而我們這裏,則可以在短時間之內提供他們最需要的現貨。”

“的確我們現在無法給他們提供飛機、坦克,甚至我們自己本身直瞄火炮的數量都不足。但是我們有的,美國人可沒有。而那一百架美製戰鬥機,雖說解決不了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是至少可以部分解決蘇軍目前缺乏先進戰鬥機的狀況。”

“兩位老首長,我們打一個賭,最遲三天之內,也就是十月五日肯定會出結果。而且五天之內,這批物資肯定會到位。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批物資恐怕已經在海參崴上岸了。說不定,可能都已經裝上火車了。”

“一下子填進去七十萬大軍,蘇聯人在西線兵力已經空虛到了極點。遠東重新擴編的這幾十萬大軍,對於他們在即將打響的莫斯科保衛戰來說,可是至關重要。沒有這幾十萬大軍,他們拿什麼去保衛他們的莫斯科。”

“莫斯科是什麼?是蘇聯的首都,是蘇聯的象征,更是蘇聯最重要的戰略樞紐。蘇聯人可以為了保衛基輔,丟進去近百萬的兵力。這保衛自己的首都莫斯科,恐怕蘇聯人會更加不惜血本。”

“而我們不點頭,他們就無法獲得急需的反坦克武器。我們不點頭,他們就無法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獲得一批性能還算不錯,至少比他們那些伊十五、伊十六戰鬥機性能要好的多的美製戰鬥機。”

“我們提供的戰鬥機數量雖說不多,隻有一百架,但卻是眼下對於他們來說,最及時的現貨。美國人的承諾,的確肯定要比我們大方。但是運到他們那裏,恐怕就不知道是猴年馬月了。最關鍵的是,如果這麼長期的拖延下去,美國人那裏也通不過。

“對莫斯科我是不相信,但是對於遠東軍區的那位阿巴那申克大將的人品,我還是相信的。現在的談判桌子的刀光劍影,無非就是一種利益交換。無論是什麼結果,原因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楊震的這番斬釘截鐵的話,兩位老帥嚇了一大跳。蘇聯人會這麼容易屈服?三天之內解決問題,五天之內全部物資到位?這在兩位老帥看來,簡直相當的不可思議。按照眼下蘇聯人的態度來看,那裏會這麼痛快?

按照眼下蘇聯人如此難纏的態度來看,別說三天,就是三個月都不見得能夠談下來。對視一眼,兩位老帥對於楊震的保證,都不約而同的搖了搖頭。他們都不知道,楊震從哪裏來的這麼大的信心保證這件事情。

對於兩位老帥不是很理解的態度,楊震看在心裏卻是沒有做任何的解釋。能說的自己已經都說過了,至於有些不能說的東西,不能說就是不能說。說的太多了,有些時候反倒是不好。

通過目前掌握的一些情報來看,楊震心理其實很清楚,這次談判蘇聯人內心其實已經是變相的同意,並已經開始籌集用來交換的火炮和坦克。之所以現在還在拉鋸,隻不過是他們對明年的物資分配上,還要占一些便宜。變相的壓製一下抗聯,免得抗聯與美英走的太近。

至於達成協議的急迫感,眼下的蘇聯人並不少於自己。正向剛剛與兩位老帥談的那樣,隨著維亞濟馬戰役逐漸已經進入尾聲,蘇軍預備隊方麵軍損失慘重,布良斯克方麵軍主力,西方麵軍大部被殲,距離莫斯科不到一百五十公裏的加裏寧淪陷,德軍已經打到莫斯科城下的戰況,讓蘇聯人恐怕也顧不上在與抗聯討價還價了。

反坦克火箭筒和無後坐力炮這兩種有效的,近似乎可以做到單兵使用,威力遠比他們反坦克步槍要大的多的反坦克武器,對於現在將反坦克已經作為頭等大事來對待的蘇軍來說,應該已經算的上最急需的裝備。對於這兩種裝備的需求,蘇軍恐怕還在其他裝備之上。

至於這兩種武器發射的時候,尾焰過長,容易暴露的缺點,對於蘇軍來說並不是什麼大的毛病。容易暴露自己位置這無所謂,這種武器重量很輕,很容易轉移陣地不說,而且偉大的蘇聯紅軍更不怕犧牲。不會因為這兩種武器有這樣的缺點,而就放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