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迷魂陣還要擺下去(1 / 3)

說到這裏,郭邴勳搖了搖頭道:“其實關東軍的這次製定的整個計劃,可謂是環環相扣,其思維相當的縝密。他們在林西戰場上以三個師團,先攻擊王光宇所部的原因,除了利用王光宇孤軍突入的態勢,趁機先解決林西戰場之外,恐怕還抱著在試探和迷惑的我們想法。”

“林西戰場上的三個日軍師團對於王光宇來說,在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而在裝備上,在日軍不計代價的補充之下,除了坦克數量和沒有航空兵支援之外,炮兵和其他的技術兵種也並不比王光宇方麵差。”

“正是有了這個底氣,他們先拿距離我軍其他各部最遠的王光宇所部開刀,能逼迫杜開山所部現身最好。如果不能的話,他們正好趁著這個機會,集中三個師團的兵力和大量的重裝備,先行解決林西戰場我軍王光宇所部。”

“甚至還可以摟草打兔子,與冀東的日軍華北方麵軍配合,順便解決進入熱河的挺進軍部隊,爭取連關內日軍的心腹大患也一並解決掉。對於關東軍來說,這個想法絕對不是想想而已。如果他們能重創王光宇所部,那就絕對不會放過挺進軍的。”

“對於關東軍來說,即便是沒有能逼迫杜開山所部露麵,但是隻要這個計劃成功,他們可以解決掉我軍在西滿戰場上最大的一個重兵集群。折斷我軍在西滿戰場上兩大臂膀之中,最重要的一環。”

“因為當時馬春生所部還沒有南下,我軍在西滿戰場上隻有陳翰章和王光宇兩部。王光宇所部一旦失利,剩下的陳翰章所部可以說陷入四麵楚歌,孤木難撐的形勢。到時候通遼的危局,可以不戰而解。”

“或是在日軍圍攻通遼戰場上的時候,調陳翰章所部增援林西戰場。這樣通遼的危機,將會不戰自解。如果我軍不肯放棄通遼一線,在王光宇所部失利之後,到時候陳翰章所部後麵有十八師團,側翼有林西戰場的三個師團,便會立即陷入四麵合圍的境地。”

“而對於我軍來說,一旦王光宇所部和挺進軍失利,那麼我軍在通遼的陳翰章所部,便形成了徹底的孤軍深入。無論再不情願,也隻能放棄原有的計劃,以最快的速度從通遼一線撤退。”

“否則再加上側翼現在與馬春生攪在一起的一個師團,恐怕陳翰章所部立即陷入四麵合圍的態勢。而即便這個時候杜開山所部出現在通遼戰場上,在麵對五個日軍師團的情況之下,恐怕也是已經無力回天。”

“即便是王光宇所部,在日軍三個師團的圍攻之下堅持抵抗,並沒有出現日軍預想的情況。但是關東軍肯定會調集新的師團,參加對陳翰章所部的圍攻。而在重兵圍攻之下,王光宇隻能保證自身,而難以支援陳翰章所部。”

“十八師團、第五師團,在加上現在正在與馬春生所部糾纏,其企圖明顯是通遼戰場的一個日軍師團,以及當時並未最後被圍殲的十四師團。即便是林西戰場上的三個師團不加入,也足夠給陳翰章所部帶來壓力了。更何況他們在奉天省境內還有兩個師團,隨時可以參戰。”

“隻不過馬春生所部突然出現在梨樹境內,正好打亂了關東軍的計劃。如果不是我們讓馬春生加快動作,陳翰章恐怕在通遼戰役進行期間,就會遭受到三麵圍攻,甚至是更多。正是馬春生所部的突然出現,讓關東軍有些遲疑和措手不及,才讓陳翰章能順利的,沒有受到什麼幹擾順利的完成。”

“而如果杜開山所部增援林西戰場,他們就利用三個師團與王光宇和陳翰章所部形成的至少對等的兵力,纏住林西戰場的我軍。集中其餘的兵力,並調集第五師團,先解決通遼的陳翰章所部。隻要控製住節奏,不冒險突進,他們這個戰術未必不能成功。”

“從整體戰局來看,如果不是馬春生意外的出現,打破了他們的戰略企圖。他們的這個計劃,甚至可以說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對於關東軍來說這三點,隻要做到了一點,也就等於做到了其餘的兩點。”

“而在關東軍看來,隻要十八師團突入我縱深,切斷陳翰章所部的補給線。並對我軍縱深造成威脅,切斷新京戰場與西滿戰場之間的聯係。甚至可以直接威脅到鬆花江南岸,我軍一線防禦。”

“逼迫我們為了保證陳翰章所部的側後方安全,以及保持在通遼方向的攻勢,將杜開山所部投入戰場。同時也可以打亂我軍作戰計劃,為新京戰場減輕壓力。到時候在當時的戰局發展之下,就算再不情願,我們也隻能放棄隱蔽待機的企圖。”

“而調集十八師團向陳翰章所部身後攻擊前進的企圖,並不是單單關東軍為了切斷陳翰章所部的後路,采取的冒險戰術。這個十八師團的現在舉動,看起來比較匆忙,但是實際上卻是可以說經過相當周密的策劃,甚至可以說是用盡心思。而且日軍這個計劃,胃口可不小,可以說是一石三鳥。”

“一,十八師團迂回陳翰章身後,肯定有切斷陳翰章所部的退路和補給線,分割陳翰章所部與我軍其他戰線之間的聯係。為關東軍下一步重點反擊通遼一線做好準備的戰略意圖,這已經是無可置疑的。”

“二,攪亂我們的後方,對我後方造成直接的威脅。就算無法逼迫我們調回陳翰章所部,但是也要減輕通遼一線的壓力,動搖我軍的決心。三,敲山震虎,就是想要摸清楚杜開山所部真正的位置,逼著杜開山所部主動出現。”

“隻是他們卻沒有想到,第七師團在短時間之內,會被我軍一個作戰參謀利用少數的步兵,外加大部分的炮兵給硬生生的折騰光了。根本沒有能起到威脅林西戰場側翼,與正麵兩個師團配合的作用。”

“第七師團的意外提前解決,使得林西戰場日軍三個師團的兵力已經是三去其一。同時王光宇所部,可以集中主要精力麵對正麵兩個日軍師團。他們可以不用在為他們的側翼,有任何的擔心和分神。”

“同時無論是在林西戰場還是通遼方向,無論戰局在緊張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調動杜開山所部參戰。就算十八師團在陳翰章背後突入再深,我們也隻是用原來部署在該方向的兩個團兵力。在飛機和大量炮兵的配合之下,采取層層削弱的戰術,讓杜開山繼續隱蔽待機。”

“來了一個反其道行之,從新京戰場抽調一個加強師繞過新京戰場,不顧側翼的十八師團強行穿插南下。不僅保證了陳翰章所部的側翼安全,對新京以南的中長鐵路,形成直接威脅,逼迫關東軍不敢輕舉妄動。而且在西滿戰場上形成了三叉戟一樣,齊頭並進的攻擊態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