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1 / 2)

如果十八師參謀長林楓為下麵部隊打的亂了套的局麵,以及王均下令調集炮兵進城參戰而有些擔心部隊陷入混亂。那麼率先第一個攻進通遼城的五十四團一營營長李賀,麵對著此刻自己部隊作戰序列前後脫節,部隊成連排分散狀態卻是徹底的頭大。

這位與唐朝那位著名的大詩人同名,但是從外表看卻沒有半點溫文爾雅的氣質。無論是脾氣還是外表,整個一個猛張飛的家夥,表麵看有些粗俗。但是實際上相當的粗中有細的這個家夥,在攻進城的第一時間就告訴部隊,避開主要幹道利用胡同迂回穿插。

這個參加過哈爾濱作戰的家夥,知道一般城內的守軍主要陣地和防禦縱深,都是沿著主要幹道來部署。雖然哈爾濱當初日軍被堵在營房的情況,與眼下日軍逐次爭奪完全兩碼回事。但是好賴多少還有些經驗可以借鑒,至少城防的體係都是大同小異的。

雖說他並不害怕日軍的防禦,但是對於他來說,這麼做在上級對炮火使用嚴格限製的情況之下,肯定付出的代價要多。所以這個家夥並沒有集中全部有生力量直撲通遼北大街,而是帶著部隊以連為建製,自己與教導員各帶一個步兵連試圖迂回穿插,尋找到日軍整個防禦體係的薄弱點直接切入。

說白了,他的這個戰術就是繞過日軍主要的設防陣地。利用城內的建築物掩護,尋找日軍防禦薄弱的地方,以最快的速度突入日軍防禦縱深陣地。這樣即減小了傷亡,也加快了速度。

這麼做雖說搞不好在突入縱深之後會被日軍反包圍,但總比從正麵一條街道一條街道的硬啃要好的多。李賀相信在這麼多建築物的分割之下,無法構成一條整體防線的日軍的整防禦體係肯定會有弱點。

剛開始,事情也的確像他判斷的那樣。他利用多個胡同,避開日軍在城東北方向的防禦重點部位,快速向日軍縱深突進。但這樣一來他的推進速度,是衝進城內所有的部隊進展最確快,也是一個到達日軍二道防線的。

但是在這種到處都是胡同的情況之下,另外一個情況出現了。在正麵攻擊麵相對分散的情況之下,他自己的部隊在無法形成整體攻勢的情況之下也跑脫節了,甚至壓根可以說跑亂了套。

除了沿著北大街在一個坦克排配合之下正麵攻擊的一個加強連之外,他親自帶領的兩個連,以排為建製在整個通遼縣城東北方向散的到處都是。甚至有的排在穿插過程之中,也被當麵的胡同群給攪亂了建製。有的排長,手中實際上能直接控製的兵力隻有一個班。

別說下麵的部隊,就算是他的營部現在也跑散了架子。除了副營長指揮部隊正從正麵向北大街方向突破之外。教導員帶著另外一個連,也不知道在那個鬼胡同裏麵迷了路,遲遲無法靠攏過來。

此刻他的身邊就隻剩下一個排的兵力,至於剩下的部隊還在周邊的胡同裏麵打轉轉。槍聲到處都是,可就是不知道是那支部隊。步談機裏麵教導員與兩個連長倒是都能聯絡得上,可他們就不是知道自己在什麼位置。

槍聲可以顯示自己部隊和周邊部隊的位置,但是在這種情況之下槍聲同樣也可以暴露自己所在的位置,引起周邊日軍的注意。最關鍵的問題是,即便明知道自己的部隊就在附近,卻找不到靠過去的路線。

有的部隊進入東西走向的胡同,有的部隊進入南北走向的胡同。順著各自所在胡同的出入口,跑的是到處都是。甚至有的部隊,進入沒有出口的死胡同群之後,半天都因為找不到出口沒有轉出來。

這種情況無疑讓李賀很是頭疼,這不僅僅是部隊與日軍遭遇之後,相互支援的受到限製的問題。這種到處都是胡同的情況,日軍也很難集中大量兵力。至於與小股日軍遭遇,李賀倒是不擔心。

在這種近距離戰鬥之中,自己手中的衝鋒槍和自動步槍要比日軍的三八式步槍好的多。如果真的遭遇,自己的部下隻能占到便宜。所以他並不擔心自己分散開來的部隊,與日軍小股部隊遭遇。

但這種情況,卻是給他的指揮上帶來了相當的問題。步談機裝備連,可部隊卻是以排為建製分散開來的。在這種地形狹窄、到處都是民房的情況之下,以連為建製那是給日軍找活靶子呢。不用多隻要一挺機槍,就可以將一個連堵在胡同內出不來。

如果日軍的機槍堵住胡同口突然開火,可以將胡同內連身都無法轉的一個排都串成糖葫蘆。以連為單位,在這種情況之下作戰,那是嫌自己的兵多、死的慢。但是以排為建製分散開,不僅僅是自己掌握部隊,以及調整戰術相對困難,如果部隊需要集中的時候也很難。

連自己位置在那都不知道,還怎麼集中部隊?連方向都找不到,就算明知道自己在那,部隊也是靠不過來。麵對著眼前的局麵,李賀現在都不知道,自己當初將利用胡同穿插的決定是對還是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