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玉碎準備(1 / 2)

隻是對於川並密來說,盡管他心中很想這麼做,丟下還在堅持抵抗的部隊自己逃生是一個相當丟人的事情,更是他作為大日本帝國陸軍中將的一個恥辱。最關鍵的沒有接到關東軍的命令就獨自逃生,是違背他心中所謂的軍人道德的。

走,現在走不得。打,按照眼下的兵力,恐怕也堅持不了太長的時間。對於川並密中將來說,現在是進退兩難。如果援軍還遲遲不到,那麼在僅有的這一千多守軍消耗餘燼之後,等待自己的恐怕就是為天皇陛下盡忠了。作為一名典型的日本軍人,做俘虜對於川並密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猶豫了一下,川並密中將下令銷毀掉所有已經沒有彈藥的武器裝備。不管是火炮,還是機槍,哪怕就是一支步槍也要全部統統的炸掉。同時給所有的非戰鬥人員發放武器,全部趕到一線參加戰鬥。

至於隻要還能動彈,還能趴在工事裏麵向外射擊,隻要傷的不是眼睛的輕傷員,一律全部上一線陣地。即便是受傷部位是眼睛,那麼隻要你的手和腳沒有問題,一樣發給手榴彈進行衝鋒。

甚至隻要是清醒的,還有意識的重傷員也被抬到街道上,發給炸藥包或是手榴彈,當做固定的肉彈使用。至於那些實在已經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重傷員,則由憲兵協助他們為天皇盡忠。並嚴令城內所有的官兵,在全體玉碎之前不許丟掉任何一個街壘、一個工事。

為了補充兵力不足,川並密中將下達了守備部隊全體玉碎命令的同時,還再一次的下達了征集令。命令城內憲兵隊全體出動,再一次從僑民之中征集兵員。與上次隻征集青壯年不同,這次征集城內僑民參戰的年紀放寬到幾乎沒有尺度的地步。

所有僑民之中還能行動的六十五歲以下,十三歲以上,反正隻要你是男人,全部補充到戰場上。十六歲以上的男子每人的發上一支步槍,二十發子彈,十六歲一下的每人兩枚手榴彈。

而實在不能上戰場的那些老弱婦孺,則每三個人發給一枚手榴彈。當然給婦女的手榴彈是用來自盡,以免遭敵軍侮辱的。還有那些已經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重傷員,也讓憲兵幫助他們效忠天皇。

總之一句話,如果援軍在遲遲不到或是沒有任何的突圍命令,那麼通遼城內的日本人就不能有一個落入抗聯手中。用他喊出的口號來說,就通遼城內連同守備部隊殘餘兵力和所有老弱婦孺在內的四千多日本人,實行萬人總玉碎。

當然,這個萬人明顯是誇大了數字。通遼這個不大的縣城,位置再怎麼重要,與北滿的佳木斯、齊齊哈爾、孫吳以及哈爾濱是比不上的。城內的日本平民不是沒有,但是數量沒有那麼的多。

加上在孔家窩堡一線已經光榮殉國的那幾百,也不過不到三千人。一萬人,隻不過是川並密喊出來的口號。就像幾年之後,幾乎已經快被炸平的日本人,喊出的那句一億總玉碎一樣,水分摻雜的相當厲害。

下達完一係列準備破釜沉舟,全體玉碎的命令,川並密將指揮權全權交給師團高級作戰參謀,也是除了他之外整個通遼城內日軍軍銜最高的龜梨春馬中佐。吩咐他隻要敵軍沒有打到師團部,就不要打攪自己之後。返回自己的辦公室之內,將門死死的關上。

對於他來說,清楚的知道現在的頑抗隻能說是垂死掙紮而已。他清楚就算第五師團現在立即出動,但是恐怕也無法挽回十四師團的命運。關東軍那些飯桶,之前耽誤的時間太長了。對於通遼戰場來說,除非神兵天降,否則現在的任何救援行動都已經晚了。

坐在自己辦公室那張寬大的,從本土帶來的椅子上,聽著窗外不遠處傳來的密集槍炮聲,川並密沒有假手勤務兵,仔細的擦拭著手中的那支勃朗寧配槍。在擦拭完畢之後,又一顆顆的上好同樣仔細擦拭過的子彈。

這支手槍對於川並密來說,很有意義。不僅讓他擁有了一支比日軍製式南部十四式手槍性能好的多手槍,替換下了自己在擔任聯隊長時佩戴的南部手槍,還讓生性吝嗇的他省下了一百多日元的手槍購置費。而對於川並密來說,這支手槍也見證了他在支那戰場上所謂的赫赫戰功。

按照日本軍隊的規定來說,一個軍官的手槍、軍刀、望遠鏡、指南針一類的個人裝備和軍裝都是屬於軍裝品。也就是說這些東西,國家是不統一配發的,是需要軍官自己付錢置備。隻有士官和士兵的手槍和軍刀才是配發的官給品,是軍隊給免費發的。

軍官從士官學校畢業分發的時候,每人發給三百五十日元的軍裝品購置費用。購買陸軍要求的軍刀、望遠鏡、指南針、手槍和各種軍官所需圖囊一類的裝備,以及各種軍裝的錢都在這裏出。

僅僅一套日軍製式軍官所需全套圖囊,就需要四十日元。一支南部十四式手槍,則七十五日元。再加上同樣價格不菲的軍刀、望遠鏡和軍裝等其他個人裝備,三百五十日元其實隻是勉強夠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