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2 / 2)

“告訴九團團長和政委,如果雙遼以東地區有日軍援軍出現,不惜一切代價阻擊。就算他們全團都打光了,也不能讓日軍援軍進入通遼境內。告訴他們是不惜一切代價,無論日軍援軍來多少,也要給我堅持住。就算來一個師團,他們也絕對不能後退半步。”

“各部務必於明日清晨七時之前,抵達各指定位置。上午十時整,對通遼、開魯兩地同時發動總攻擊。各部隊要控製好各自部隊的攻擊節奏,不要上來頭腦一發熱,隻會不管不顧的猛打猛衝。”

“一定要叮囑部隊,注意不要與日軍逐次爭奪,更不要打成一線平推。小鬼子在這個三角地帶修建了如此密集的工事群,要是我們一個個的去硬啃,就是上凍了也不見得能夠打到縣城邊上。”

“各部隊在攻擊之中要敢於不顧後方敵軍威脅,拋開兩翼敵軍集中主力直插兩個縣城。我們的步兵火力,絕對優於日軍。各方麵還有坦克配合作戰,日軍想要切斷我軍退路,哪有那麼容易。如果日軍真的鑽出他們的老鼠洞,反倒還省了我們的一番手腳。”

“在攻擊作戰的時候,要吸取前一段時間的教訓。各部隊要將無後坐力炮、火箭筒與十二毫米高射機槍下發到各個連,要保證每個排都有一個無後坐力炮或是火箭筒,與高射機槍組成的火力支援小組。團屬十四毫米機槍加強到連,每個步兵連至少要保證一挺。實在不足,就師屬高炮營的二十三毫米高炮,也加強到步兵連。”

“我們平時訓練的四組一隊的戰術,並不是非要一定用在城市攻堅戰上。在這種日軍工事群密度這麼大的情況之下,不是一樣可以運用?怎麼的,遇到這種情況了仗就不會打了?”

“之前攻勢速度緩慢,除了日軍方麵的原因,很多原因都是我們自身的戰術運用的太死板了。不要老找客觀原因,更不要將所有責任都推倒日軍的頭上。進展不暢,首先要從我們自身找起。”

“突破鬆花江沿岸的時候不是打的很好嗎?多兵種配合的不是很默契嗎?各種戰術運用都很到位。怎麼到了通遼與開魯戰場上,戰場條件要好的多,怎麼就不會戰術運用了?還有裝甲旅,多了反坦克壕就不會打仗了?平日的訓練都丟到哪裏去了?”

“給他們配屬的自行火炮營、自行高炮營,還有機械化的步兵團和工兵營,難道就會與日軍打野戰?誰告訴他們,高射炮營就隻能對空防禦的?為了不能利用高射炮射程遠,穿透力強的優勢,在遠距離對日軍工事實施火力打擊?”

“怎麼打攻堅戰,怎麼突破不是已經多次演練過嗎?到了通遼這裏,他們就被幾條反坦克壕和反坦克地雷給困住了?還是隻學會了集群突擊,怎麼配合步兵的戰術給丟到腦後去了?這說出去,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了嗎?”

“我們不能在耽擱下去了,也沒有時間再與日軍這樣穩紮穩打的磨下去了。如果耽擱時間太長,會影響到總部整個作戰計劃實施的。三號發來的這封電報內容,你們也都看到了。這是在變相警告我們必須要加快速度。”

“沒有辦法,這個時候我們隻能采取強行穿插,直插到敵軍心髒的戰術了。先打下兩個縣城,瓦解敵軍的指揮係統,截斷他們的補給來源,然後在反過身逐次肅清身後的殘餘敵軍。這樣固然冒險了一些,但我們才能爭取最快的速度結束戰鬥。”

想了想陳翰章對劉雁來道:“你想辦法抽調一批火焰噴射器交給主攻部隊,爭取給每個主攻團都盡可能多給配備上幾部。對付這些愛鑽狗洞的日軍,那玩意是最好的。既然他們把那個狗窩壘的比城牆還厚,那麼咱們就把他們燒出來。”

聽到陳翰章要調集一批火焰噴射器,劉雁來卻是皺了皺眉:“司令員,按照咱們部隊的武器裝備編製來看,噴火器配備的數量比較少。即便是三師這樣的老部隊,一個師就一個防化連裝備了十二部噴火器。十八師還是後編成的師,數量就更少了,總共隻裝備了六部噴火器。”

“三師的十二部火焰噴射器,其中還有五部留在了後方沒有攜帶。按照這個數量,就算將其中不太適合步兵使用的重型噴火器都算上,四個主攻團平均也隻能分到三部。最關鍵的是火焰噴射器使用的稠化汽油,我們手頭上的數量不足隻能保證其中的四部充分使用。”

“還有日軍在城外的工事倒是還好說,但現在發現他們依靠村落和集鎮也構築了大量的工事。這些工事與村落和集鎮裏麵的民居相連,我們甚至連火炮都不敢使用。這要是用火焰噴射器一噴,這裏麵的老百姓可就也完了。還有開魯和通遼兩個縣城,那裏可不都是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