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航空工業的發展,與空中戰術的日益進步,夜間對敵軍控製區以及國土,實施毀滅性的戰略轟炸。以摧毀敵方維持戰爭的工業基礎,打垮敵國民眾的士氣和戰爭決心,已經成為各個大國的一種戰略手段。”
“日軍對重慶的轟炸,德軍對倫敦的轟炸,都是這個思路和想法。當這種戰略轟炸,成為一種常態和重要手段的時候,這種空中作戰也就會越來越殘酷。而夜間轟炸,因為攔截上的更加困難,可以使得己方戰損相對要輕的多。”
“不僅參與作戰的飛機保存的幾率很大,更重要的是飛機相對安全,那麼飛行員也就能保住。我們的飛行員數量是不多,但是相對於西方列強,尤其是英德蘇三國來說,我們航空兵的規模也不能和他們相比的。”
“我們的規模小,注定了所需飛行員的數量也少。他們那成千上萬架飛機,所需要的飛行員數量更加龐大。尤其是那些擊落過敵機,多次完成轟炸任務的老飛行員,不僅僅是對於我們這樣的軍隊重要。對於英德這樣的列強來說,也是相當珍貴的。”
“白天能見度良好,如果在配以地麵上的偵察引導和完整的地麵觀察預警網絡,攔截轟炸行動並不是很困難。即便是沒有雷達,也完全可以通過對航線判斷,利用有線電話和望遠鏡構成一張簡易的防空預警網絡。”
“但是這樣的防空預警網絡,在夜間就會失去作用。所以白天轟炸的風險性,要遠遠的高於夜間轟炸。隻要解決好導航的問題,夜間轟炸將會成為一種相當有效,同時又可以避免過大戰損的戰略扼殺手段。”
“即便是有專門的夜間攔截戰鬥機,但是在夜空之中捕捉到一架轟炸機,也並非是簡單的事情。所以我認為相對於能見度良好的白天,夜間防空攔截作戰,也會在今後成為一種常見的作戰手段。”
“老郭,你看著吧。隨著這場現在幾乎已經燃遍了整個世界的戰火,燒的越來越旺盛,夜間對敵國領土實施戰略轟炸的手段,將會更加的殘酷。甚至從空中抹平一個城市,都不再會是一個不可能的事情。”
“而現在英軍和德軍,已經在歐洲戰場做出了表率。不列顛之戰中的德軍對倫敦的空襲,英軍對德國的報複性轟炸,相當一部分都是在夜間進行的。這種戰術其實很簡單,其中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幾乎不用專門的學習,隻要有戰略轟炸機,就可以完全的做到。”
“尤其是有著強大航空工業的美國一旦參戰,這種戰術將會成為一個常態。日本人雖說沒有美英德那樣雄厚的工業基礎,但是有自己完備的航空工業,可以為其源源不斷的提供新的作戰飛機。”
“我很是擔心,日軍在下一步作戰之中,在白天轟炸損失很大會改為夜間轟炸。日軍不會放棄摧毀我們工業係統的企圖的,在地麵作戰無法達成目標,空中轟炸也就成了其最可能的選擇。尤其是在其所謂的盟國,有其先例可循的情況之下。”
“這個問題早在航空兵組建之初,我就已經再三的向他們提出來。要求他們即便是每批培訓出來的飛行員,隻能挑出少部分可以進行夜間空戰。但也要進行培養和訓練,即便是一時不能上戰場,但是也要作為人才的儲備。”
“摔了十幾架飛機,就不敢在繼續進行下去,這不是小家子氣是什麼?所有成績的取得,都是要大量付出的。你在訓練上摳摳搜搜的,到了戰場上是要付出更大代價的。而且要是連這點本錢都不舍得出,那麼還談什麼發展?”
“我生氣的是他們一點戰略眼光都沒有,隻盤算著兜裏麵的那點三瓜兩棗。不知道眼睛放的更長遠一些,生怕動作搞大了把自己的那點家底都砸光了。做事畏手畏腳,不敢放開手腳去做。”
“飛機摔了就摔了,隻要飛行員培訓出來了,這個代價就值得。即便是在訓練之中,要付出一些代價,但也是值得的。能不能培養出一定數量的夜間作戰飛行員,是戰略眼光的問題,而不是單純的戰術問題。”
“別說我們手中還有一批儲備的戰鬥機,在短時間之內還可以隨時保證補充損耗。就是沒有,我也寧願出現人員等裝備的情況,也不願意出現裝備等人員。那才是一種真正的浪費。因為這個世界上最浪費的是什麼?就是對人才的浪費,對時間的浪費。”
楊震的小家子氣評價,郭邴勳卻是隻能搖頭苦笑。現在誰不把每一架飛機,都當成一個寶貝?十幾架新式的美製戰鬥機居然摔了就摔了,整個中國所有軍隊加在一起,恐怕也隻有你老兄有這個氣魄了。
要知道即便是眼下國內最財大氣粗的國民政府,也沒有這個底氣說十幾架最新式的美國戰鬥機,說摔了就不要了。就算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可也不能這麼大手大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