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與他們攪合在一起的日軍,雖說有一部分是在早上的那場,自己不惜代價覆蓋了巴拉奇如德正麵到石桌子,再到蘇木音塔拉一線瘋狂炮擊之中幸存下來的。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日軍,之前都是未參加戰鬥,一直在養精蓄銳的。
雖說在撤退途中,因為炮火攔截損失大半。但是楊繼財在望遠鏡之中,還是可以清楚的看到,殘存的日軍還有五六百人。再加上日軍身體素質,即便是一口氣跑了十幾公裏,但是相對於蘇英奇所部來說,仍舊可以說的上以逸待勞。
而蘇英奇趕到的部隊,即便加上後續趕到的掉隊人員,也不過是三個建製已經殘缺不全的連。實際的兵力雖說蘇英奇彙報的是三個連,但是按照楊繼財觀察到的,他所有的兵力加在一起肯定不足六個排。
一個是久戰之後,又長途行軍的疲憊之師,一個是相當一部分在養精蓄銳。雖說兵力構成上混雜了一些,但是正處於巔峰期的日軍輜重兵和工兵的戰鬥力,實際上並不比正規日軍野戰步兵差的太多。在拚死作戰的情況之下,這戰鬥潛力誰知道究竟能有多高?
蘇英奇所部與日軍遭遇後的戰局,已經證明了他自己的判斷。如果不是苟再和不惜代價衝破了日軍的小股攔截部隊,恐怕麵對殘餘的這五六百日軍,已經極度疲勞,而且彈藥已經所剩無幾的蘇英奇所部的攔截行動,很有可能會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但是盡管苟再和及時的趕到穩定住了戰局,楊繼財卻是有股子濃濃的擔心。兩部現在與日軍糾纏到了一起,固然拖住了日軍撤退的腳步,卻也使得自己正在向巴拉奇如德東南方向,靠近戰場地帶轉移的炮群,火力上的優勢無法發揮出來。
而且在這種肉搏戰之中,麵對著日軍白刃戰的優勢。抗聯即便兵力占據少量的優勢,但也占據不到太多的便宜。日軍用中國人練出來拚刺技術,以及適當的戰術組合,在白刃戰之中的效果還是相當強的。
就算是抗聯在兵力上略占優勢,最多也就是半斤對八兩。即便是全殲了這股突圍的日軍,恐怕這兩個團僅剩的這點兵力也要打的差不多了。在雙方都受過嚴格白刃戰訓練的白刃戰之中,一般沒有誰是真正的勝利者,最多隻是少犧牲一些人。
而且讓楊繼財最擔心的是兩部現在將所有的有生力量,全部投入到混戰之中,自己手中除了身邊暫時絕對不能動的這個連之外,幾乎已經沒有任何的預備隊。一旦新的敵情出現,恐怕自己反倒是要受到重創。
暴露出來的敵軍並不可怕,一直沒有出現的敵人才是最讓人擔心的。一旦出現新的敵情,尤其是過度疲勞,從戰場表現來看彈藥恐怕已經消耗餘燼的蘇英奇所部,一旦承受到過大的壓力,很有可能會首先崩潰。
而引發楊繼財如此擔憂,是他在發現蘇英奇投入的兵力嚴重不符之後,才發現的自己在考慮上的一個嚴重的疏漏。現在遲遲未能查明原因的日軍第七師團部,以及昨天夜戰過後被擊潰的二十八聯隊殘部,未必不可能隨時出現在戰場之上。
巴拉奇如德正麵日軍,在自己抵達的時候發現正成攻勢狀態。而且混雜了大量的非戰鬥部隊,也就說明了日軍準備要孤注一擲。能下達讓幾個不同編製日軍都統一執行的這個命令,隻有第七師團部。
而前沿陣地的兩個聯隊實際情況,第七師團部在下達這樣的命令,絕對不會不知情,否則也不會為其補充了大量非戰鬥部隊,以加強這兩個聯隊殘部的實力。既然是連雜兵都派了出來,那麼在關鍵的時刻國崎登未必不會將身邊的警衛部隊也派出來。
還有他可能已經收攏的二十八聯隊殘部,在整頓完畢之後也絕對會派出來。按照目前的蘇英奇和苟再和兩部實際情況,以及與當麵日軍兵力之對比。不用多隻要再來一個中隊,蘇英奇和苟再和就很難承受住。
相對於手中肯定還有一部分的警衛兵力的第七師團部,二十八聯隊昨夜那一場混戰之後,究竟剩餘兵力還有多少?殘部眼下撤到了什麼地方,是不是已經一口氣退過西拉沐淪河那邊,這才是楊繼財最擔心的。
因為他知道,相對於不會將警衛部隊全部撒出來的第七師團部。現在還沒有查明去向的二十八聯隊殘部如果此刻出現在戰場上,才是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可眼下最不能保證的,就是這個二十八聯隊殘部,不會出現在戰場上。
最關鍵的是他現在實在抽調不出兵力,對戰場周邊進行戰術偵察和警戒。苟再和部署在蘇英奇背後的那個連,他沒有調動。是因為他認為在那個方向,手頭上保持住一部分預備隊還是比較正確的。但是除了這個連,他一兵一卒都抽調不出來去偵察周邊還有沒有其他日軍零散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