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1 / 2)

作為抗聯之中極少是關內戰場上老炮兵出身,又是抗聯炮兵部隊創始人之一的邱金堂,可謂是經驗相當的豐富。一門炮在十分鍾之內,以最大的射速能打出去多少發炮彈,他心理還是很有數的。他手下的炮群,在這十分鍾之內能消耗多少炮彈,他心中更是很清楚的。

在邱金堂看來按照楊繼財的這個打法,效果的確是立竿見影,但是這炮彈消耗可謂是天文數字了。而這還隻是炮擊了一個多小時,要是再多出哪怕是半個小時,總部千辛萬苦從海拉爾給自己調運過來的這些炮彈恐怕全部都要打幹淨了。

在加上昨天白天和夜間戰鬥的消耗,自己手頭的炮彈儲備可就剩下不多了。尤其是火箭炮彈,本來在經過昨天的消耗之後,剩下的就不算太多。這一戰過後,恐怕無論是一零七還是一二二火箭炮彈,都要見底了。

看著邱金堂有些肉疼的表情,知道他心中在心疼那些炮彈的易建平,卻是搖了搖頭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因為在此刻易建平心中對於楊繼財的這種打法的感覺,與邱金堂並沒有什麼不同。

在為其表現喝彩的同時,也對於打出去的那些炮彈,顯得相當的肉疼。雖說也清楚這是眼下能解決阿魯科爾沁旗戰場困局的最好辦法,但作為整個林西戰場最高政工首長的易建平,很清楚現在這些炮彈運過來的艱難程度。

一發炮彈從海拉爾運過來,就要消耗掉兩到三升的汽油。而一枚一零七火箭炮彈的造價,幾乎等於三枚七十五毫米野炮彈或是一門六零迫擊炮。楊繼財倒好,一二二火箭炮上來打的就是幾個齊射。一門一二二火箭炮,一個齊射就是三十發炮彈。

一個一二二火箭炮連,一個齊射就是一百六十發火箭彈,兩個齊射就打出去三百二十發。不算普通的火箭彈消耗,這個家夥甚至將目前林西戰場僅有的百餘枚特種火箭彈,也全部使用出去。

這百餘枚特種火箭彈,幾乎是整個林西戰場上的全部。當初總部為了保證火海戰術的成功,才特地給通遼和阿魯科爾沁旗戰場,各補充了百餘枚。打光了,因為這些是總部手中僅有的特種炮彈。打光了,總部也無法再行補給。

按照這種打法就算抗聯再財大氣粗,也著實有些感覺到吃力。更何況現在的抗聯,與財大氣粗還相差甚遠。要是再來這麼一回,林西戰場上總部苦心運過來的炮彈儲備,恐怕就要下去一大半。

看著眼前被密集的炮彈,炸出從蘇木音塔拉向北延伸出的,一道道肉眼可見的由炮彈炸出的火光組成的火牆,易建平此刻真的明白為什麼都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了。隻是盡管也心疼這些炮彈,但畢竟職務和經曆在哪兒擺著,易建平卻沒有像邱金堂那樣將肉疼的感覺表現的更加明顯。

現在他想的更多的是,今後對楊繼財的使用。在與邱金堂彙合之後,從邱金堂口中詳細了解了昨晚到現在的戰局,以及楊繼財與王德耀的爭執。再加上剛剛楊繼財的表現,易建平總算明白了為何王光宇對這個年輕人讚不絕口的原因了。

甚至不顧之前最高隻擔任過代理連長的楊繼財,缺乏一定的實際帶兵經驗。在王德耀陣亡之後,直接讓楊繼財接任整個阿魯科爾沁旗戰場指揮的重擔。這可謂是慧眼識珠,換了王德耀這種戰鬥絕對是打不出來的。

在兵力相差懸殊的情況之下,以一個軍齡隻有三年,並未受過係統的軍事教育。受過的最高軍事教育,不過是軍區教導隊的年輕人。與對麵的兩個日本陸軍大學畢業的老資格對手鬥智,居然穩占上風。

這恐怕不僅僅需要的是經驗,更多的還是在戰場的快速判斷能力和反應能力,以及目光的長遠考慮。在從邱金堂口中得知昨晚以來的戰況之後,即便是久經考驗,易建平也不得不說了一聲精彩。

能在王德耀突然決定帶領一半兵力,去偷襲二十八聯隊的情況之下。倉促之間快速的調整部署,並有意識主動放棄張家營子製高點,有意識的示弱,將當麵之日軍牢牢吸引在巴拉奇如德至敖漢營子一線。

這麼做並非是簡單的下決心便可,需要非凡的勇氣和絕對犀利的戰略眼光。因為他的兵力七拚八湊,也不過一個多團的兵力。需要麵對的是第七師團兩個雖說受到一定的重創,但是卻依舊保持著完整戰鬥力的聯隊。一旦下錯一個決心,麵臨的後果將會是毀滅的。

他曾經在關內見過比楊繼財更加年輕的,在紅軍時期便是師團級,甚至是軍級幹部。與他們相比,楊繼財雖說也算年輕有為,但是並不算很突出。但是這種在戰場上快速的反應能力,以及對部隊合成化指揮的掌握能力卻絕對是第一。

這種戰鬥,可不單單是勇敢就可以打勝的。戰場上的每一個調整,每一個部署,都是相當關鍵的。一個漏洞,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而巴拉奇如德至敖漢營子一線後麵,就是整個林西戰場側翼的巴林右旗。一旦被突破,那麼整個林西戰場將陷入全部的被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