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顧不得了(2 / 2)

剩下的人被這挺九二式重機槍極為準確的火力,死死的壓製在掩蔽部的門外根本就動不了。不到三十米的距離,卻是始終無法衝過去。雖說不知道為什麼這股日軍隻封鎖別人去搶救電台,而不直接炸毀電台。但是這種情況,無疑會給電台帶來嚴重的威脅。

見到眼前的一幕,楊繼財沒有絲毫的猶豫。來不及假手他人,親自抓起留在身邊的步話機,沒有先要通前邊的苟再合,而是直接要通了後麵的炮兵陣地。楊繼財很清楚,四部大功率的電台,不是易建平一兩個人。就算在日軍的眼皮子底下,跑出去也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

四部大功率電台,連同手搖馬達發電機,在日軍的眼皮子底下撤收哪有那麼的容易?尤其是撤收天線,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而且在日軍火力封鎖之下,撤收天線也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

如果短時間之內不能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麵,一旦日軍偷襲不成改為強攻,那四部電台在日軍擲彈筒的轟炸之下,還能不能保住都兩說。誰能保證自己當麵這個日軍加強中隊,沒有攜帶迫擊炮?或是作為日軍製式大隊火力的九二步兵炮?

這幫小鬼子遲遲不動用擲彈筒或是可能攜帶的迫擊炮、步兵炮,將所有的擲彈筒都用來壓製前麵阻擊部隊的機槍火力上,隻使用輕重機槍個封鎖自己這邊,打的主意很有可能是想繳獲自己的電台,或是幹脆抓自己的俘虜。

倒不見得是小鬼子早就知道這裏是自己的指揮部,但通向前沿陣地以及林西正麵戰場縱隊的幾根野戰電話線,以及那四部大功率電台的天線,很容易的就暴露了這兩個地窩子真實的用途。

而除了電話線之外,將這股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摸清楚,究竟是怎麼打過來的日軍吸引過來的原因,還有政委來的時候乘坐,此刻就在外邊的那輛吉普車,以及護送部隊坐的卡車。吉普車雖說與轎車相比,簡陋的太多。外表看,就像一個鐵架子按上了發動機。

但即便再簡陋,他也是小汽車,而肯定不是卡車。有這種小車的地方,往往都是高級指揮部,這是戰場上的必然規律,日軍不會不清楚。不過對於楊繼財來說,不管這股日軍的真實意圖和想法是什麼,盡快的解決掉才是上策。

這不僅僅是關係到指揮部的安全,更是穩定前沿部隊軍心的需要。部隊以新兵為主,身後響起的密集槍聲,不會不影響到部隊的士氣和決心。不盡快的將這股突入自己後方的日軍吃掉,那麼前沿的部隊很可能會以為自己腹背受敵而動搖。

既然步兵數量不夠,那就用炮彈去和他們說話。用火力說話,還是比較簡單的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楊繼財眼下即不敢,也無法從正麵抽調過任何一個連隊,來解決眼前的這股,以及其身後可能跟進的更多日軍。

因為巴拉奇如德正麵此刻密集的槍炮聲,告訴他那邊的壓力現在究竟有多大。如果因為這麼一點鬼子,就造成巴拉奇如德一線的兵力不足,那就有些因噎廢食了。如果被日軍突破,那就更得不償失了。

在手頭兵力有限,那麼呼叫炮兵在短時間之內解決這股日軍自然是首選方案。尤其是在楊繼財現在手頭炮兵數量,還是相當充足的情況之下,他也犯不上冒太大的風險和這股日軍過多的糾纏。

此刻就在後備隱蔽部那個山包後麵,就有一個炮兵部隊的陣地,那裏部署有一百毫米榴彈炮連和七十五毫米野炮連各一個。早在巴拉奇如德至敖漢營子一線打響之後,邱金堂將這兩個連的指揮權全部交給了楊繼財。

隻不過之前這兩個炮兵連,楊繼財因為原本另有用途而一直沒有使用而已。無論前沿形勢再緊張,他也沒有動用過這兩個炮兵連。這兩個炮兵連八門火炮,自轉移到巴拉奇如德一線後就一直在隱蔽待機。

無論楊繼財的初衷是什麼,但此刻的他也顧不上原來。現在這兩個原本準備用作奇兵的炮兵連,這個時候不用,還等到什麼時候使用。而前方阻擊部隊與日軍相互之間已經不足三十米的作戰距離,會不會引起誤傷,楊繼財也已經考慮不到了。怎麼盡快的解決這股日軍,才是他眼下最需要做的。

日軍靠這麼近才發起攻擊,就是為了避免炮火的殺傷。如果因為兩軍相距過近,就不敢使用炮火,那才是正如日軍之意。而且他也相信以炮兵的技術,即便眼下兩軍相距不足三十米,也不會引起誤傷。

而且即便是會引起少量的誤傷,他也認了。倒不是他隻顧及自己的安全,而不顧前邊正在激戰中部隊的安全。是因為他急於要穩定前沿部隊的情緒,肅清已經深入到自己防線縱深的這股敵軍。破釜沉舟,說的過了一點。但是在權衡利弊之下,他也不顧不得顧及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