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2 / 2)

“除了足夠的補充部隊之外我該給你的,已經盡可能的都滿足了你的需要。現在我還能給你的隻有一句話,那就是在沒有接到縱隊命令之前,你就是給我打剩一兵一卒,無論是巴拉奇如德,還是巴彥諾爾一線,都要堅守陣地絕對不能退縮一步。”

對於易建平的最後要求,楊繼財想也沒有想到的直接回答道:“請政委轉告司令員,並總部的各位首長。隻要縱隊下達命令,我以及我部全體指戰員,一定按照上級的要求,就算打剩一兵一卒,也絕對不後退半步。”

“政委,我知道無論上級怎麼調整部署,但是阿魯科爾沁旗戰場絕對不是林西戰場上可有可無的一環。雖說與林西正麵戰場的重要性,至少是眼下還無法相比。但是他與林西戰場是相輔相成的。”

“我們這邊被突破,也就意味著整個戰役我們就敗了。我楊繼財雖說沒有什麼太大的能力,但是死戰到底還是有決心的。請各級首長放心,隻要我活著第七師團就絕對不會踏過巴拉奇如德一線半步。”

盡管楊繼財答應的斬釘截鐵,但是易建平看著他的眼光多少還是有些擔憂。相對於巴拉奇如德一線,他更加擔心巴彥諾爾一線。五個殘缺不全的連,即便是有大量的炮兵配合作戰。如果第七師團真的全線撤退的話,以這五個連的兵力,能不能頂得住第七師團全力的攻擊真的還是一個未知數。

的確航空兵和重炮,可以不斷的削弱第七師團的攻擊力度,還能為防守部隊提供足夠的火力掩護。甚至在之前的火海戰術之下,已經給了第七師團極大的殺傷。但如果說其已經喪失了元氣,恐怕還相差很遠。

而且一旦進入近戰,所有火力支援失去了作用,五個連的守軍麵對兵力上占據絕對優勢的敵軍能不能挺得住?在加上那邊與巴拉奇如德一線相比,幾乎是一馬平川的草原地形,易建平心中很是擔心。

好在巴拉奇如德一線距離巴彥諾爾,直線距離隻有二十餘公裏,那邊其實可以作為巴拉奇如德一線的一個戰術支撐點。隻不過楊繼財手中的兵力有限,又要固守這麼長的防線,連防禦縱深都無法做到,而始終未能控製而已。

二團搶占巴彥諾爾一線之後,雖然在戰術上看是一個孤立的點。但是實際上,卻是可以和巴拉奇如德一線連成一條戰線。在這種情況之下以楊繼財目前表現出來的能力和判斷力,控製住整個戰場上的形勢還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

最關鍵的是隻要蘇英奇能帶著二團順利的撤到巴彥諾爾一線,那麼楊繼財這邊可以適當的給他們補充一定的兵力。雖說補充的兵力不會太多,但是也足夠將蘇英奇手中這個五個連給補充完整了。

易建平看著站在自己麵前自信心很足的楊繼財年輕的麵孔,什麼都沒有再說,微微的點了點頭。易建平記得在自己臨來的時候,聽王光宇說起過,隻要現在巴拉奇如德一線不出現問題,即便是巴彥諾爾守不住,雖然會造成極大的被動,但也不至於徹底的影響到全局。

當然目前還徘徊在整個為他們設置的籠子外的第七師團,在對巴拉奇如德一線久攻不下的情況下,可能搶在這邊有所行動之前開溜,這是最大的變數。隻要巴拉奇如德一線能拖住第七師團一到兩天時間,那麼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戰略上的調整。

實際上無論王光宇還是易建平都認為,不管總部的決心究竟是什麼。如果總部不更改先打第七師團的原來意圖的話,現在的巴拉奇如德一線可謂是至關重要。否則易建平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親自來這邊一趟。

眼下林西正麵戰場鏖戰正濃,作為林西戰場上最高政工首長,易建平每天的事情可謂是千頭萬緒。為了不幹擾王光宇的指揮,讓他將心思全部用到作戰上,易建平主動攬下了大部分的工作。

傷亡幹部的補充,與總部協調對補給物資的調配。轉移以及動員戰場周邊的百姓,肅清後方殘餘的日偽勢力,與挺進軍之間溝通、聯絡。每天的工作,可謂是即繁瑣又複雜。這個時候來阿魯科爾沁旗一線,足以說明了他對這邊的重視。

在易建平看來,無論形勢怎麼變化,但是隻要這邊不被第七師團突破,縱隊隨時可以按照總部的要求調整部署。隻是想到這裏,易建平心中卻有些猶豫,這個年輕人能夠在目前兵力有限的情況之下,承擔起巴拉奇如德一線這個現在已經到了整個戰役過程關鍵節點的重擔嗎?

但看著眼前的這個年輕人,眼神裏沒有那種一般人承擔大任時候的那種狂熱或是緊張。而是充滿了冷靜,還有一些睿智和一絲偶爾閃過的靈性,以及無所畏懼。楊繼財的眼神,讓易建平在放下心來的同時,心中卻有著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