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憑著的是直覺(2 / 2)

“現在日軍隻是壓上二十七聯隊,如果再加上二十六聯隊全部壓上,參謀長那裏無論他的能力再強,恐怕全線動搖也是早晚的事情。巧婦還難為無米之炊呢,更何況是戰場上的排兵布陣。”

“而現在,我們隻要存在,他們就無法集中全部兵力對付參謀長,甚至還要留下相當的兵力來保證他們的後方。所以不管這個國崎登願不願意,都要想法子吃掉我們。所以在我們回撤的時候,利用我們急於救援巴拉奇如德的心態,設伏爭取一鼓作氣圍殲我們,可以說是他們必然的選擇。”

“他們自然也會想到我們會擔心他們在我們的後路設伏,所以在選擇路線上會很慎重。必然會挑選一些地勢平坦的路線,作為撤退的路線,以保證安全。從紮嘎斯台諾爾到坤都,王司令選擇的路線至少看起來是最安全的。”

“因為這裏不僅距離中線日軍距離最遠,而且處於海哈爾河南岸,地形相對平坦一些。日軍想要在這裏設置伏擊圈,伏擊我們是最困難的。所以我們撤退的時候,走這條路線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按照日軍之間的通訊聯絡手段和規定,我們這邊的戰況他們那裏一定會知道。雖然不能準確的判斷出我們的傷亡數字,但是絕對會大致有一個判斷的。他知道我們眼下的兵力,已經受到相當的削弱。所以他如果設伏的話,選擇這裏是一個最恰當的選擇。”

蘇英奇的話音落下,那邊陳誌平和參謀的眉頭卻是皺了起來,琢磨了好大一會,那個參謀才道:“蘇團長,你認為王司令指定的路線不安全的依據是什麼?你總不能憑著想象或是猜測,就下這個決心吧。”

對於這個參謀的疑問,蘇英奇幹淨利落的回答道:“沒有什麼依據,就是直覺。靠著老子在紅四方麵軍的時候,當了整整一年的拎著腦袋為全軍開路的先頭連連長。靠的就是我在西路軍時候,一路穿越重重的危險,從祁連山走回延安時候養成的嗅覺。”

“靠的就是老子在關內和鬼子打遊擊的時候,養成的對他們的了解。小鬼子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這幫王八蛋不僅心狠,而且手黑的緊。我們會打伏擊,人家也一樣會打。而且伏擊戰,人家打的不比我們差。”

蘇英奇的這三個理由說的是理直氣壯,讓邊上的已經習慣了從敵我態勢、兵力、火力,來分析、判斷敵情的這個參謀傻了眼。好大一會才將視線轉向陳誌平,希望他這個當政委的能夠說一句話。

隻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那邊的陳誌平沉思了一下後道:“我支持老蘇的想法,不管怎麼說我們帶著傷員和重裝備,穩妥一些為好。老蘇,你看我們該怎麼辦?你是軍事主官,我這個政委支持你做出的決定。”

陳誌平的回答,讓這個叫趙軍的參謀看著這二位直接無語。這兩個人怎麼一回事?一個既沒有經過戰場偵察,也沒有任何的理論依據,僅僅憑借著直覺,就直接否決了王司令的決定。一個卻是近似乎無條件的支持。

這不簡直就是開玩笑嗎?難道他們關內調過來的幹部,在關內戰場上就是這麼執行上級的命令嗎?“遊擊習氣,真是不可理喻,這簡直就是土匪作風嗎?”趙軍,被氣的在心中暗暗的罵了一句。

盡管不想與蘇英奇硬頂,但趙軍還是堅持認為既然司令員已經劃定了指定路線,那麼部隊在脫離戰場的時候,就應該按照司令員的要求走。不管你蘇英奇的理由再充足,但是服從命令還是必須的。你不能人剛一犧牲,你這邊就翻了盤子。

對於趙軍的話,蘇英奇翻了翻眼睛道:“司令員臨終的時候,明白的說了必須走這條路嗎?你怎麼知道,司令員在地圖上畫的這條線路,就是堅持讓我們走?怎麼就不可能是司令員要告訴我們,絕對不能選擇這條看起來最安全的路線?”

“我說你小子年紀輕輕的,書也讀的比我這個泥腿子多的多,怎麼就這麼死腦筋?如果司令員明白說了,不管他在不在,我蘇英奇都是要執行的。就算明知道是去送死,但是咱們當兵的,也得服從命令。”

“但現在司令員並未明說,要求我們必須要走這條路線。那麼對於司令員畫的這條路線,我可以理解為司令員用生命的最後力氣畫出的這一條路線,就是讓我們別往小鬼子的圈套裏麵鑽。”

“司令員既然不在了,老子就是現在紮嘎斯台諾爾戰場上的最高軍事指揮員,怎麼走老子就說了算。你小子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怎麼學的?第一條服從上級的命令,難道就是給我們這些下麵人製定的?別的不說你小子是上尉,我是少校。從軍銜的高低,你就該服從老子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