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日軍新式機槍的威脅(1 / 2)

對於還不知道眼下這股日軍,正是他這一戰的主要目標一木清直在指揮他來說,此刻的心中隻有一個念頭,就是越快打垮眼前的這股日軍越好。盡管還不清楚眼前日軍身後就是二十八聯隊的指揮部,但是他也憑借多年來的豐富戰場經驗,察覺出眼前日軍並不簡單。

眼前明顯不是一個建製的日軍,絕對不是一個大隊指揮官能夠指揮的動的。自己部隊亂了套,日軍不也一樣亂了套。能在眼下敵我雙方都亂了套,幾乎所有建製都被打亂了的情況之下,集結起來這麼多的兵力,恐怕背後的人物不會是一個簡單的人物。

眼前的這個步兵大隊,應該是二十八聯隊此刻能集中起來的最大兵力。隻要打垮他們,其餘四散在戰場上與自己部隊正在混戰的其餘兵力,也就不足為懼了。王德耀可不管背後的人是誰,對於眼下已經沒有後路可退的他來說,別說一個大隊,就是一個聯隊,他也隻能打下去。

而且隻要打垮了這股眼前的這股日軍,自己就可以將整個戰場上的主動權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為眼前的這股日軍,是自己周邊的戰場上,唯一能夠集結成對自己攻勢有決定性威脅的兵力。

隻要打垮眼前的日軍自己就可以進退自如了。即便楊繼財那邊日軍搞出什麼動作,已經騰出手的自己也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而那邊的抱著同樣想法,甚至還抱著擒賊擒王想法的一木清直,同樣沒有留下任何的機動兵力,也絲毫沒有客氣的,在第一時間將手頭所有可以或是已經集中的力量,全部投入了進去。

兩個指揮官都發了狠,下麵的部隊更加打瘋了。隻不過戰鬥打響之前的部署,二團的團長和政委,以及參謀長都被王德耀下令加強到各營指揮。在加上之前的混戰,此刻王德耀身邊,團職幹部一個沒有。

二團的團長、政委和參謀長三個軍政主官,早就不知道衝到哪裏去了。副團長留在原地指揮留守部隊協同一團堅持防禦。此刻王德耀身邊的最高級別幹部,隻有二團的政治處主任和一營的教導員。

至於一營的營長,早在指揮部隊對那個打亂了整個進攻計劃小山包發起攻擊的時候,因為久攻不下。親自帶隊衝鋒,被日軍新式輕機槍擊中頭部當場犧牲。該營的副營長,則此刻帶著一個連,還留在那個小山包處,正在和守軍激戰。

等到王德耀收攏距離自己最近的一營部隊的時候,這個營的三個此刻指揮員就剩下一個教導員帶著的一個半連,建製還是完整的。而且步話機,也被打壞了。至於加強給他們的一個重機槍連,則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不僅僅是幹部就剩下一個教導員,王德耀此刻身邊勉強收攏的一個營兵力,也不是一個建製的。一個營的兵力,不等於一個建製營的完整兵力。眼下他手中的三個步兵連中,除了一直跟在王德耀身邊的司令部警衛連之外。

其餘的兩個連的一個屬於一營,另外一個連,則是由三營被衝散兩個連在周邊兵力拚湊出來的。其中的一個排,還是從一團抽調過來一個連的殘部。在與兩翼幾乎同一時間斜插過來的兩個日軍中隊與主力衝散,經過苦戰衝出日軍這兩個中隊合圍後,遇到王德耀帶領一個連才脫險。

彙合的時候,一個連的兵力連犧牲帶被衝散的,隻剩下五十多人突出來。這五十多人被王德耀臨時編成了一個排,由自己警衛連的副連長臨時擔任排長。至於他們的主力,則被衝散後不是殺到哪裏去了。

好在唯一跟在王德耀身邊的一營教導員李明清得力,在與王德耀彙合之後,在最短的時間之內,以自己帶著的建製最完整的一營三連和一營迫擊炮連剩下的一個排為骨幹,將部隊簡單的重新整編。這才沒有讓部隊,在戰鬥之中出現混亂。

營長犧牲,副營長不知道被衝到哪裏去。跟隨在王德耀身邊的團政治處主任,又是對軍事問題一竅不通的絕對書生。他知道,這個時候隻能自己主動站出來。總不能讓王德耀這個司令員,去親自指揮吧。

自己在改任教導員之前,好賴也當過一年的連長。在軍區教導隊的時候,也專門進修過軍事指揮的,好賴也算是一個半瓶子水。比那位原嫩江軍區政治部直屬工作處副處長下派,從關內調過來之前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搞兵運,幾乎就沒有上過戰場的政治處主任多少要強一些吧。

那位政治處主任雖說現在也是副團職幹部,但是槍聲一響,這臉色就有些不太對勁。臉色變的比打出來的照明彈發出的光線,還要白的厲害。再加上這位主任鼻梁子上架的那副,都快趕上酒瓶底厚高度近視鏡,李明清知道根本就指望不上這位。如果說自己好賴還算半瓶水的話,那麼這位臉色慘白的政治處主任,則連瓶底水恐怕都不夠。

此刻主動已經接過戰場指揮權,知道身後就是整個阿魯科爾沁旗戰場最高指揮官的李明清,隻能不惜一切代價先頂著日軍的攻勢。盡管手中的兵力有三個混編的連,但彈藥的情況卻是讓他有些頭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