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極端的轉變(1 / 2)

而眼下還沒有被開發,植被還極其完好的大興安嶺南麓丘陵地帶漫山遍野的鬆樹林,更是起到了助燃的作用。一般的楊、榆等喬木即便這個時候的東北,尤其是西滿雖說已經進入夏末、初秋,但是也很難點燃。

但自身產生大量易燃鬆樹油的鬆林可就不一樣了,即便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季,也是見火就著。再加上雖說今年東北雨水明顯偏多,甚至就是眼下東起長白山區,西到齊齊哈爾、南到新京,北起肇州廣大地區連綿雨水的時候,但是西滿卻是有些偏旱。

自開春以來,雖說不能說滴雨未下。但是就好像整個東北的雨水,都在長白山區以及嫩江、鬆花江流域下完了一樣。整個西滿,自開春以來便雨水少的可憐。雖不能說是大旱,但是雨水也少的可憐。整個大興安嶺南麓,旱的並不輕。

在這種情況之下,一枚投擲在日軍序列之中的凝固汽油彈,在已經幹枯的草原和樹林中,通常會來一個火燒連營,其威力實際上變相增加了許多。這一夜的夜間空襲,抗聯投擲的凝固汽油彈將海哈爾河以南、張家圍子以東的整個阿魯科爾沁旗戰場點成了一片火海。

在此戰過後,整個阿魯科爾沁旗境內的山林,基本上幾十年之內寸草不生。原來每到夏季便四處蒼綠的阿魯科爾沁旗,在此戰過後除了西部未經過戰火的地區之外,其餘的全旗都成了焦黑一片。

盡管在戰後,東北局以及新成立的東蒙古人民政府采取了多種手段。但也隻是勉強製止了這片原本的青山綠水荒漠化,以及勉強恢複了部分草原的植被。至於被燒的光禿禿的山區,卻是再也無法恢複。

幾十年之後中國人自己的偵察衛星拍攝的衛星地圖上,夏季的整個大興安嶺南麓都是碧綠一片。隻是到了最南端的阿魯科爾沁旗這一段,卻是出現了斷層,原本的綠色變成了漆黑一片。除了偶爾夾雜著星星點點的綠色之外,幾乎什麼都沒有。

就連人工種植的林木,都基本上無法成活。用後來的一位著名獲得諾貝爾獎的以色列農業專家的話來說,這裏的土地都已經被徹底的烤熟了。雖說不是荒漠,但是實際上已經是荒漠化了。那些樹木和灌木、草,甚至連根都被燒死了。

草雖說年年枯死,但是隻要有根在就還能重生。但是如果連根都烤死了,恐怕再生的希望就基本上不會再有了。再加上大量凝固劑與汽油,以及炸彈爆炸後的炸藥殘渣和氣體的汙染,這片山林恐怕百餘年之內,是難以再恢複原樣了。你連根子都掘了,還怎麼重生?

盡管此戰對整個阿魯科爾沁旗的環境,帶來了致命的影響。但是給日軍帶來的傷亡數字,也是相當的驚人。好在這個時候,沒有環保局,更沒有後世那些熱衷於環保的人士。抗聯采取的這種無奈,對當地環境造成了毀滅性破壞的戰術,也沒有人來追究。

不過進入下一個世紀之後,當國民經濟的發展足以養活一群整天沒事幹,專門信口胡謅挑人毛病的專家,與那些所謂的這個粉和那個粉,隻在網上看了一些隻言片語對抗聯在這一戰之中動用的手段橫加指責,辱罵的話幾乎數不勝數。

甚至公開在電視與網絡上的軍事節目上,對那些浴血奮戰換來整個民族解放的前輩橫加侮辱。在他們的腦袋裏麵,根本就沒有對當時敵情的分析和判斷。對於他們來說,這支曾經為整個中華民族解放而流血犧牲的軍隊,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

他們所有的流血犧牲,都被直接無視。所有的努力,都不如那位最後克死菲律賓的眼下國民政府的第一人。甚至有的人,公開揚言連同之後的對日轟炸,一起追究抗聯幾位最高指揮員的殺害上百萬日本人的戰爭罪。

他們不斷的在指責,甚至辱罵攻擊當時已經九十多歲,已經離職休養多年的楊震。是一個屠夫,最大的環境破壞者。如果不是楊震歲數越大心態越好,對於這些東西一笑了之。以他玩電腦的水平,一般他身邊的工作人員都比不上的能力,恐怕早就被氣死了。

雖說那位揚言要追究抗聯最高指揮員戰爭罪的所謂大學教授,最後受到了大眾的譴責而閉上嘴。但無疑這些人口中話的來源,並非是簡單的腦殘。他的言行,很是代表了一些受到國外某些勢力蠱惑的無知人想法。

他們也不想想,他們背後的主子,那次在戰爭之中手軟過?在其對德日的轟炸之中,喪生在他們主子手中的德日兩國百姓又有多少?又有誰追究他們的戰爭罪行了,為什麼偏偏要在中國發展最蓬勃的時期,出現這種無知,甚至還廣為流傳的言論?

不過此戰是否會對當地環境造成的毀滅性破壞,是眼下抗聯無法考慮的。他們眼下的目的,是怎麼用最佳的手段,在眼下的條件之下,盡可能的殺死更多的日軍。環境問題,暫時還是他們顧慮不上的。

而此時對於航空知識隻有雞毛蒜皮的了解,還不知道有無線電導航這一說,更不知道抗聯將原本美英德用於戰略轟炸的無線電導航居然用到了戰場上。而且進行導航所需大部分的無線電訊號還是用它自己電台的國崎登和他的部下,在夜間並沒有逃脫這把用參加此戰幸存的日軍士兵的話來說,天雷之火的懲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