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穀壽夫的野望(2 / 2)

倒不是穀壽夫大意或是瞧不起眼下的這個對手,他對此次複出自己的屁股能不能坐穩,還是相當在意的。他清楚如果這一仗自己失敗了,雖說不見得意味著關東軍在整個滿洲的統治終結,但是卻意味著關東軍在整個滿洲戰場上的形勢,將徹底的陷入被動,而且很難再有翻身的可能。

從今往後,關東軍也將再也無力剿滅這股悍匪。最關鍵的是這一戰一旦輸了,不僅撼動的是關東軍在滿洲的統治,更加的危險的是會影響到帝國的整個戰略格局。一旦被譽為生命線,支撐了日本維持戰爭的半個軍工產業的滿洲丟掉了,對整個日本來說意味著什麼,他穀壽夫更加清楚。

此次會戰,梅津美治郎大將不僅三次致電大本營,要求起複自己這個已經被轉入預備役的中將,還信任的將目前關東軍一半的兵力,三分之二的重炮和戰車都交給自己。這說明梅津大將,對自己充滿了信任和期待。

穀壽夫很清楚,以梅津大將在陸軍中的人脈,以及在天皇禦前的聖眷,自己隻要打好這一戰,前途和錢途都是光明的。自己這個年紀,如今做陸相、參謀總長、教育總監是幾乎不太可能了。

但隻要這一戰打好了,一舉擊潰抗聯。那麼做一個朝鮮總督、台灣總督或是支那派遣軍司令官一類極有錢途的職務,還是可以的。所以在有了這個念想後,眼下雖說表麵上看起來不在意,但是實際上他對這一戰可謂是相當的重視。

事實上在調任負責指揮整個西滿戰事的軍司令官之後,對整個戰局還是進行了一番苦心的分析。他承認,眼下的對手不是一個容易對付的對手,是一塊相當難啃的骨頭。而且自己即將麵對的對手,在裝備上明顯的優於關東軍。

之前已經轉入預備役,不在可能接收戰報的他,在上任之前才真正了解到了滿洲的局勢。他沒有想到,不過短短的幾年,當年被關東軍壓縮到隻能困守深山老林的抗聯,如今身子骨居然會壯到這個地步。

坦克、飛機、重炮的數量,幾乎超過了整個日本陸軍最大戰略集團的關東軍。如果說之前的會戰,他們是以巧取勝的話。那麼去年的那場會戰,就是在正麵戰場上與關東軍硬碰硬的相抗之中,通過采取種種的戰略手段,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這大大的顛覆了他之前一向認為的,帝國陸軍在對支那人作戰時候,絕對是無往不利的想法。同時也更加讓這位老將,在行動的時候更加穩重一些。更是改變了之前一貫張揚的性格,顯得極為慎重,以試圖爭取一錘定音。

當然關東軍司令部,此次會戰拋開日軍慣例,直接擬定作戰計劃。而不是隻負責戰略部署和製導,並強製要求他執行也是一個方麵。此次的作戰計劃,從製定到實施,直到目前為止,都是關東軍司令部在插手。

他這個負責一線指揮作戰的軍司令官,直到最後階段才接過最終指揮權。不過對於關東軍司令部這麼幹涉他作為軍司令官的做法,穀壽夫卻是並未在乎。自己才趕到滿洲不過七天,而此次會戰決定的是關東軍和滿洲國的命運,關東軍不重視那就怪了。也正因為關東軍如此重視,所以他才更加謹慎。

不過盡管一直都很慎重,但手中優勢的兵力,以及林西與通遼兩路抗聯部隊,一路孤軍作戰,一路補給線漫長而又脆弱的態勢,讓他對即將打響的反擊充滿的自信。他相信自己,一定會在這荒涼的西滿,重新上演當年在金山衛登陸,一舉擊潰上海幾十萬中國軍隊的一幕。

雖然林西抗聯的部隊,在二十三師團試探性的反擊發起之後,收縮了兵力,甚至放棄了戰略要點孫家營子一線,讓他多少感覺到意外。但並不代表他會推遲任何行動。在穀壽夫看來,林西抗聯的部署調整,正是印證了他們因為急於求成,而損失過大引起後繼乏力的一種無奈收縮。

二十三師團主力雖說沒有能拖住林西之敵太長時間,但是以二十三師團的兵力配屬再加上林西堅固的工事,林西境內的抗聯傷亡絕對不會小到哪裏去的。雖然一直沒有林西境內抗聯的實際傷亡情報,但從二十三師團的戰報上來看,其傷亡應該在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左右。

倒不是穀壽夫對二十三師團所謂的戰報,全部都百分之百相信。實際上對於他這種老油條來說,這些戰報要是全部都相信,那就有鬼了。虛報戰績的事情,在日軍之中一向也是見怪不怪的事情。雖說沒有中國軍隊那麼誇張,但是也並不少見。

浮誇風,可不單單是中國人的陋習。像這種欺上瞞下的事情,那國軍隊都不少見。但穀壽夫對日軍的戰鬥力,還是深信不疑的。在他看來,二十三師團的戰報固然不能全信,但是擠一擠水分,林西之敵傷亡三分之一的數字還是可以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