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後續影響的隱患(1 / 2)

盡管讓日軍提前進入暹羅,盡早的與美英公開撕破臉皮,以給抗聯爭取美援的時候更加主動,是自己早在年初就已經策劃,並已經開展實施的一個計劃。但楊震卻是並不清楚日軍此舉,是不是自己當初的那個計劃起到了作用。

因為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接到情報部門任何的相關報告。要知道盡管行動計劃已經下達,但是啟動抗聯安插在日軍內鼴鼠的行動,必須要經過楊震的親自批準。如果日軍此舉真的是自己那個計劃實施成功了,楊震絕對不會不知道的。

在還沒有接到情報部類似的報告之前,楊震不敢肯定日軍此舉是不是與自己的那個計劃有關。更不敢肯定,自己安插在目前已經被調至南方軍的那隻鼴鼠,究竟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

不過盡管心中有些詫異,但是對於楊震來說不管日軍在東南亞的動作如何,英國人在日軍咄咄逼人的態勢之下會做什麼反應,都不是楊震想要去考慮的。對於他來說,英國人的殖民地丟掉多少,英國人會死多少人,都跟他、跟抗聯無關。

相反日軍在東南亞折騰的越歡,給美英帶來的壓力越大,對於抗聯乃至整個中國抗戰也就越有利。日軍在東南亞折騰的越歡實,美國人與英國人就越需要中國人。而作為牽製了目前日軍最大的一個重兵集團的抗聯,其中模點魚的機會也就越多。

不過日軍此舉的另外一個負麵影響,卻不是他不能考慮的。日軍進入暹羅、寮國,固然對英屬緬甸,甚至英屬印度帶來了極大的威脅。但是對於滇緬公路,這條中國目前唯一的物資進出口大動脈的威脅,以及這個威脅帶來的後續影響,卻是讓他很是憂慮。

盡管他也知道滇緬公路的脆弱性,以及其對整個中國堅持抗戰的重要性,甚至關係到中國能不能堅持對日作戰的決定性影響,注定了在日本人公開與英國人撕破臉皮之後,會是第一波的重點打擊目標。

不單為了緬甸的石油和礦產品,就是為了切斷中國對外唯一的生命線,也會使得日軍會在太平洋戰爭打響之後,第一時間進攻英屬緬甸,這個英國本就不是穩定,大部分的居民除了那些歐洲人之外對英國人無不恨的咬牙切齒的殖民地的。

英國人會被打成什麼樣子,楊震認為至少現在還輪不到自己去操心。實際上對於一貫自私成性,貪婪異常的英國人,楊震無論現在還是後世都均無好感。他們在日本人的進攻之下,損失多少楊震根本就不會在乎。甚至英國人損失越大,楊震反倒會是越開心。

但是對於楊震來說,他更擔心的是一旦日軍對英屬緬甸發起攻擊,英國人肯定會要求自己出兵。這個建議,他們實際上已經提起來了。而重慶的國民政府,雖說絕對不會答應。但是在第一次遠征軍入緬之戰失敗後呢?急於打通生命線的國民政府,會不會同意英國人提出的這個損點子?

如果重慶方麵頂不住美英的聯合壓力,向中央要求抗聯出兵,中央會怎麼做?中條山會戰之中,重慶方麵在多次要求華北部隊配合無果後,不顧關內部隊實際作戰能力,大肆宣揚中央見死不救。在輿論上,已經給中央造成了相當大的被動。

而此次關係到中國命運的滇緬之戰,尤其是關係到眼下的中國能不能保證最後一條對外通道的情況之下。火上房的重慶方麵會不會答應美英的建議,並聯合美英向中央施加巨大的壓力。中央會不會為了平息國內輿論上的壓力,而最終選擇同意出兵?

一旦中央同意出兵,那麼會給自己今後的戰略帶來多大的影響,這都是楊震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如果說之前他與重慶還相隔太遠的話,那麼在東南亞形勢產生了極為不利變化的今天,楊震感覺這種距離一下子就被拉進了。

楊震很清楚,那位英國軍事代表團提出的在必要時候,抗聯出兵協防其東南亞殖民地的要求,絕對不會是孤立的。更不會是英國人的一廂情願,其中想必也摻雜了美國人的意思。甚至沒準這個主意,壓根就是美國人出的。

弄不好美英兩國在私下裏麵,背著中國人恐怕已經達成了一定的秘密協議。以援助物資為籌碼,逼迫自己在必要的時候,應他們的要求出兵東南亞,去保衛他們所謂的這個皇冠、那個寶石的各個殖民地。

盡管美英的這個建議,可以肯定會遭受到重慶方麵的堅決反對。讓一支現在不僅心都不和,就連表麵上的樣子都已經快要做不下去。隻是現在在強敵逼迫之下,雙方都還有所顧忌,而還勉強維持著沒有公開撕破臉皮,但在戰勝日本之後肯定會是對手的軍隊,通過自己所有核心控製區沒有人會願意這麼做的。

而且從政治宣傳上,重慶方麵也不會輕易的答應。眼下已經不是當初在屢戰屢敗的情況之下,為了穩固民心,為了顯示中國內部的團結,而相互誇大宣揚對方戰績的三七年、三八年了。眼下重慶對延安,已經開始進行各種方式的打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