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1 / 2)

田中新一點了點地圖上的熱河所在的位置後,卻是沒有顧忌到眼前關東軍兩大巨頭聽完自己判斷後的相當不愉的臉色,繼續道:“一旦讓這支反滿武裝搶占西滿至熱河一線,那麼不僅僅是可以從西南方向包抄新京,以及新京以西產糧諸縣,並威脅到遼西走廊以及北寧鐵路。”

“甚至有可能危及到南滿鐵路,以及帝國在南滿的工業基地。而其中我認為更為重要的是,無論他們的真實目標是什麼,但是有一點卻是毋庸置疑,那就是他們此舉想要打通了支那內地的聯係。”

“之前困守在地廣人稀北滿的這支所謂的東北抗日聯軍,雖然在美蘇兩國的扶持之下,與關東軍有了一定的抗衡能力。但是北滿缺乏人力資源的現狀,使其兵力的擴充受到了很大的限製。”

“缺乏後備兵員,使其部隊的規模隻能維持在一個較小的規模。按照他們目前兵力總數來看,固然在短時間之內可以與關東軍一較長短。但是時間一長,與關東軍可以從本土獲得源源不斷補充兵員相比,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的後力。”

“諸位都是高級指揮官,應該清楚一場戰爭對人力的消耗,尤其是對青壯年的消耗。一場戰役下來,固然他們給關東軍帶來損失不輕,但我想以帝國陸軍的戰鬥力和頑強的意誌,他們的傷亡也不會太輕。我們固然是傷亡數以萬計,但是他們的傷亡絕對不會低於我們。”

“從目前關東軍上報到大本營的關於他們內部有限的情報來看,目前他們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工業建設。其規模可以說自晚清洋務運動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如此大規模的工業,不僅僅需要工業設備,更需要有足夠數量的工人。否則,那些工廠就是一堆擺設。”

“我自接手參謀本部一部後,就對滿洲的形勢做了一個詳細的分析和了解。就我個人認為,這支所謂的東北抗日聯軍,與支那其他反日武裝現在最大的區別是,他們雖然有外援,但是卻沒有其他支那武裝那樣豐富的人力。”

“所以我認為他們此時出現在西滿,還集中了這麼多的兵力,這麼多的裝備,絕對不會單純是我們表麵上看的這樣。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他們此次選擇西滿作為重要的突擊地點,其真實的目的就是為了打通與支那腹地之間的聯係。以獲取支那腹地豐富的人力資源,作為解決他們燃眉之急的一個有效的手段。”

“要知道,從熱河、察哈爾到支那人口密集的河北、山西境內,可以說已經是近在咫尺。一旦其搶占熱河與察哈爾的內長城一線,便可以從支那的華北地區獲得源源不斷的人力補充。以解決其麵臨的最大不足與缺陷。”

“諸位總不該會天真的認為,華北共產軍出現在熱河隻是為了給他們的同盟軍補血吧。要知道與滿洲的反日武裝相比,其華北的根據地雖然相對貧瘠,但是在支那整體戰略之中,要比滿洲重要的多。因為滿洲距離共產軍的大本營,也就是其所謂的陝甘寧邊區太遠了。”

“如果共產軍在熱河投入這麼大的精力,單單為了從其所謂的華北根據地為其輸血的話,我認為根本就不是原因。共產軍在與皇軍作戰之中,一向以狡猾著稱。讓他們為了所謂的滿洲,而放棄華北根本就不可能。更何況,還是兩大戰略集團的主力傾巢而出。”

“這些共產軍應該清楚,他們這麼做的後果很有可能會丟掉他們所謂的晉察冀和太行,這兩大他們所謂的敵後抗日根據地。所以我認為如果單從滿洲反日武裝的舉動,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一項孤立的行動。但是華北的共產軍也加入進來了,就絕對不是一件普通的戰略部署。”

“從目前這支比支那政府軍給帝國帶來麻煩更多的反滿抗日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旦讓他們打通與支那內地的聯係,獲得源源不斷的人力與物力的補充,那麼對帝國來說才將會是最大的麻煩。”

“眼下的這支所謂叫做抗聯聯軍的反日武裝,已經給關東軍乃至整個帝國帶來夠多的麻煩了。如果讓他們再與華北的共產軍所謂根據地,直接打通陸路聯係,那麼整個滿洲將永無寧日。”

“而且以目前這支所謂的抗聯眼下的裝備和兵力,以及在之前表現出來的戰鬥力來看,一旦被他們得到支那內地豐富的人力支援,甚至有可能威脅到整個滿洲的安全。也就是說一旦讓他們獲得充足的發展機會,他們也許會徹底的摧毀帝國在滿洲境內的統治。”

“滿蒙地區是帝國的生命線,一旦失去滿蒙地區,單憑帝國本土貧瘠的資源,是很那支撐帝國進行長時間戰爭的。日清甲午戰爭以及日俄戰爭,帝國雖然都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帝國經濟上也負擔了沉重的代價。”

“如今帝國與美英開戰在即,如果滿洲不穩定,失去了滿洲的糧食和煤、鐵等原材料,帝國將會多付出更大的代價。所以滿洲,至少集中了滿洲精華的南滿必須要控製在帝國的手中。而北滿的反日武裝越來越猖狂的勢頭,必須要得到有效的遏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