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三戰鬥機在高空的性能的確優異,別說其他的日軍飛機,就是零戰也遠遠的不如。但是在高速俯衝的時候,油壓會急劇下降,發動機會發生嚴重的哮喘。而在攻擊脫離之後,最大的平飛不過四百多公裏的速度也不如零戰。”
“其極為不可靠,不是蓋上就推不開,就是推開蓋不上的座艙蓋,使得飛行員在作戰的時候,隻能敞開座艙蓋。這種情況飛行員倒是安全了,但是卻近一步的降低了飛機在中低空域的飛行速度。打開座艙蓋後,米格三的平飛時速度要降低三十千米左右。就更加難以擺脫,在低空時速比他快的零戰。”
“同時,其翻滾性能很差,縱向的穩定性也不好,座艙狹窄飛行員的視野很受限製。這種飛機是飛行高度越高性能越好,飛行高度越低,性能下降的極快。在采取我們原來製定的針對零式戰鬥機的戰術,對於這種中低空最大的平飛速度不如零戰,盤旋性能半徑比零戰要大的戰鬥機來說,隻要一擊不中,隻有死路一條。”
“現在看來,這種戰鬥機高空高速的戰鬥機,更適合在五千米以上的空域作戰。一旦在低空與日軍飛機作戰,除了平飛速度超過日軍老式的戰鬥機之外,其盤旋格鬥性能恐怕還不如日軍的九七式戰鬥機。”
“這次作戰雖說米格三戰鬥機損失上比較大,但是我們也通過這次作戰,摸清了這種戰鬥機真正的性能。他在與零式作戰的時候,應當采取的戰術,正好與美製戰鬥機相反。而是應該利用其優異的爬升性能和高空、高速的性能,將零戰引入五千米以上的空域進行戰鬥。”
“在俯衝攻擊一擊不中的情況之下,他們第一個做的不是以最大的速度脫離,也不是進行向右翻滾。在中低空,這兩項正好是他們的弱點。而是應該立即以最快的向上爬升,到五千米的高空之後,利用他們優異的高空性能,以及縱向穩定性,在翻滾攻擊。”
“當然這隻是我們的預想,至於實戰情況怎麼樣,現在我們也不敢肯定。畢竟任何一項戰術的運用,都要經過實戰的檢驗。如果明天日軍真的出動大批零戰參戰,那麼我們就準備在空戰之中檢驗這種戰術。”
對於方子翼能在短時間之內找出米格三戰鬥機,對付零戰的辦法,楊震還是比較滿意的。對於他們使用日軍性能較差的九七式、九六式戰鬥機,來鍛煉第一次參戰的米格三戰鬥機群的實戰初衷,也是很讚同的。
無論米格三戰鬥機研製的初衷是什麼,他的性能怎麼樣,畢竟是一種戰鬥機。既然是戰鬥機,就早晚要投入空戰戰場的。與其冒著極大的風險,在與零戰的空戰之中取得經驗,還不如先拿老式的戰鬥機練手,先取得空戰的經驗。
但無論他們的初衷是什麼,在部署調整時候出現了不該出現的低級失誤,就是不應該。下邊的航空大隊長或是中隊長,沒有想到那些漏洞還可以原諒。畢竟他們的職務局限了他們的戰術眼光。但是作為航空兵司令員,在指揮之中出現這種低級錯誤就是不應該了。
不過原本楊震還以為航空兵之所以沒有對第三批日軍飛機反應,是因為效率低下,沒有來得及做出反應。畢竟日軍的零戰平飛的速度,與爬升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但卻是沒有想到是雷達方麵並未傳遞過來消息。
雷達沒有傳出消息來,這其中究竟出了什麼事情。是通訊線路的問題,還是其中另外有什麼原因。難道這些雷達站,被日軍滲透進來的小股部隊給破壞了?雷達如果真的是損壞,楊震倒是不擔心。因為他知道是越是精密的東西,越容易出現故障。
尤其是雷達這個時候,不僅對於抗聯來說,除了使用最早,也是最早投入到實戰之中的英國人之外,幾乎全世界都還是一個新鮮的事物。老式的電子管,不良的散熱係統,以及複雜的地形,都可能讓雷達很容易出現各種故障和虛警。
但是如果單純是雷達出現問題倒是好辦,最讓楊震擔心的是出現問題的雷達,不是因為故障,而是被人有意識的破壞。特別是日軍化妝的特務武裝,深入到江北將這些雷達破壞的可能性,最讓他擔心。
這些人今天可以破壞雷達,明天就可以炸毀橋梁和鐵路,後天就能襲擊野戰醫院。這對今後根據地的穩定與否,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而且如果真的是被日軍特務武裝破壞,那麼帶來的危害,並不單單是表麵上的。
雷達是抗聯最高機密之一,除了相關人員之外,一般人員都是不清楚的。這些雷達站,不僅都位於根據地的縱深,而且都是經過一定偽裝的。雖說很高達,但是沒有詳細情報的人,是很那發現的。日軍特務武裝能如此之快找到雷達站,很可能是出現了內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