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2 / 2)

在戰場上一旦坦克被擊毀或是必須放棄的時候,這些附加裝甲必須在第一時間之內銷毀,或是引爆。就是防止這些構造簡單,卻是實用性極強,最關鍵的是造價低廉極容易大量生產的新式裝備落入日軍手中。

而且這些附加裝甲在生產之後,並不下發部隊。隻有在上戰場之前,才能進行安裝。所以對於這種附加裝甲,日軍的情報機關並未有任何的察覺。再加上日軍穿甲彈的性能很是差勁,戰果為零也就不足為奇了。

雖說頭幾輪的炮擊,沒有取得任何的戰績。但是這位生駒林中佐,到底是日軍目前最優秀的坦克指揮官之一。在發覺自己的坦克炮無法擊穿抗聯的坦克後,他立即下達命令各車不準在做任何的短停射擊。全力向抗聯的坦克靠攏,盡可能的接近二百米的距離再開炮。

同時下令所有的裝備了五十七毫米火炮的九七式坦克,以及那四輛目前裝備了日軍之中威力最大的四十七毫米坦克炮的九七改式坦克,找出抗聯的指揮坦克,集中炮火打抗聯的指揮坦克。

在生駒林中佐看來,五百米的距離我無法擊穿你。但是二百米的距離,就算你的裝甲再厚,我的火炮就算在沒有用,但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吧。而且隻要消滅了抗聯的指揮坦克,就算抗聯的坦克防禦能力再強,也會像一隻沒頭蒼蠅一樣被自己各個擊破。

按照生駒林中佐在諾門罕戰役時期的經驗來說,在這兩款坦克之中指揮坦克並不難找。受製於落後的電子工業,與無線電已經普及的德軍坦克相比。現在的蘇軍隻有指揮坦克上,才有無線通訊設備。而作為蘇軍坦克指揮官坐騎的指揮坦克,無論哪一種炮塔上都安裝有與日軍坦克一向的巨大框型無線電天線。

隻要在抗聯的坦克群之中,找出裝備了這種框型天線的坦克,就是他們指揮官所乘坐的坦克。隻要摧毀他們,自己還是有一定戰勝的機會。打蛇打頭,這是他生駒林中佐早在預想這場戰鬥的時候,就擬定好的戰術之一。

在諾門罕戰役之中,日軍就曾經采取過這樣的戰術,給蘇軍的坦克指揮官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和混亂。僅僅坦克旅長和參謀長,就被各擊斃一人。至於營連級軍官,陣亡的數量就更多了。

生駒林的這個計劃,要是對手換了無線電裝備落後的蘇軍自然還是一個不錯的計劃。但是對於這些坦克早就已經改裝了新式無線電係統,所有各級指揮員所乘坐的坦克那個巨大的框型無線電天線早就已經取消,改為鞭式天線。

不僅所有坦克都安裝了無線電通訊係統,就連車內也安裝了車內通話係統。不僅指揮上方便多了,而且換了誰來隻要是不了解內情的人,就算再給他一雙眼睛也找不出來那輛坦克是指揮坦克。

反倒是日軍自己的所有坦克,除了九七式坦克作為日軍之中第一批普遍裝備了九四式四號丙型極超短波無線電台之外。其餘的九五式輕型坦克,除了指揮車之外,一般的車輛根本就沒有配備任何通訊係統。

而日軍的坦克上的九四式四號丙型極超短波電台,因為並不是為坦克專門設計的。製造電台的電子管,根本無法承受坦克行進時候的劇烈顛簸,所以在理論上總是壞的。而且在坦克內嘈雜的環境之下,這些通訊距離不過一千米左右的電台信號又不強,很難讓人聽清楚那邊說的什麼。

所以雖說配備了電台,但日軍坦克之間的通訊能力並沒有得到完全的改善。除了指揮坦克上,因為配備的是超短波無線電台比較結實之外,其餘的坦克大部分還是依靠旗語來指揮以及調度。生駒林的這道命令,接收到的依舊還是配備了超短波電台的指揮坦克。

雖說在指揮坦克的帶領之下,日軍的坦克加速向抗聯的坦克靠攏,試圖與抗聯的坦克打一場近戰。但是他們找出抗聯坦克群中指揮車的努力,卻是歸於失敗。幾經努力,他們也沒有找到炮塔上有框型天線的車輛。

不僅生駒林先打指揮坦克的戰術意圖沒有實現,就連想要靠上去打近戰的戰術意圖,也被他的對手識破。他的對手,很明顯不太願意跟他打近戰。因為這種近距離的坦克戰,就算你的裝甲經過改進,但也很難不受到損失。

百八十米的距離,就算日軍的坦克炮穿甲能力再差,但擊穿你的裝甲也沒有任何的問題。而且這麼近的距離,就算打不穿你的前裝甲,但是他可以繞道你的後邊在你最薄弱之處開炮。總之一句話,在這種近戰情況之下不受損失是不可能的。

別說現在的蘇製坦克,就是幾年後的整個二戰之中裝甲最厚的德國虎王坦克也不行。不過生駒林的打算是不錯,但是很明顯他的對手,並不打算付出這樣的代價,更不打算給他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