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坦克戰(2 / 2)

他的第一輪坦克炮打出去,連同後續打出去的兩輪坦克炮火,就連一輛抗聯的坦克也沒有能夠摧毀。等抗聯接近的五百米的距離之後,倒黴的可就是他的部下了。在抗聯四十五毫米坦克炮的威力之下,隻要被命中他的坦克沒有一輛能夠逃過一劫的。即便是在他看來裝甲最厚的九七式坦克,也沒有能夠逃過一劫。

抗聯坦克的第一輪命中率,雖說不如日軍,但是依靠自身防禦能力上的優勢,給日軍坦克帶來了嚴重的損失。第一輪反擊炮火,日軍就有七輛坦克被摧毀,還有相當一部分坦克被命中。雖說不見得致命,但是也受到了重創。

至於兩輪炮火下來,兩個方向迎敵的日軍坦克群之中,防禦能力最差的八九式坦克幾乎全部被摧毀。機動性能好一些的九五式輕型坦克,也被擊毀了大半。就是裝甲最後的九七式坦克,也有四輛被摧毀。而抗聯的坦克,幾乎無一損失。

看著幾乎是一邊倒的戰局,生駒林中佐幾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還是諾門罕戰役之中,那些皮薄的甚至在近距離之內,九二式騎兵裝甲車上的十三毫米機槍都能穿透的蘇製T二六坦克和BT快速坦克嗎?

他壓根就沒有想到,眼下抗聯的這些坦克與諾門罕戰役時期的蘇軍同型號坦克相比。坦克上的火炮還是那個火炮,這一點倒是沒有任何的變動。除了車身上掛的那些稀奇古怪的零七碼碎的東西之外,與自己諾門罕戰役中的曾經對手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但是無論是炮塔上還是車體上的裝甲,那就是天差地別了。也就是外形還是那個外形,但是內在卻已經完全兩樣了。無論是車體的裝甲厚度,還是通訊能力,都可以說有了本質性的改變。

在諾門罕戰役期間,九七式坦克上的九七式五十七毫米短榴彈炮,雖說在性能上不如蘇軍坦克上的四十五毫米火炮威力大,尤其是穿甲能力不如蘇製坦克炮。但是按照諾門罕戰役期間的經驗其在五百米的距離上,穿透蘇製T二六坦克幾乎沒有任何的問題。

那些蘇製T二六坦克和BT式快速坦克機動性雖說極強,而且火炮的威力也不小,射速普遍高於日軍坦克。但是他們隻有十五毫米厚的前裝甲,無論如何是抗不住自己坦克上的五十七毫米火炮威力的。

別說九七式坦克上的五十七毫米炮,就是九五式輕型坦克上的三十七毫米炮,在五百米的距離內擊穿他們的裝甲也沒有任何的問題。至於裝甲更薄的BT式快速坦克,除了速度之外更是一無是處。

而自己聯隊中還有四輛整個日軍中最新式的九七改式坦克,其裝備的一式四十七毫米火炮威力更加強大,甚至能夠在五百米處擊穿七十五毫米厚的裝甲。雖說之前損失了一輛,但是現在可還有三輛。

這種所謂的一式四十七毫米坦克炮,是根據在諾門罕戰役期間繳獲的蘇製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改進的,性能還在蘇製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之上,也是日軍第一種真正具備反坦克功能的坦克炮。

日軍對這種新式的火炮,可謂是寄與了厚望。但現在讓生駒林失望的是這些火炮打在敵軍的坦克上,卻是猶如撓癢癢一般,不是被彈開就是毫無作用。這不符合常理,更不符合在諾門罕戰役之中與同樣是蘇製坦克作戰的經驗。

其實這位生駒林中佐,明顯犯了一個常識性的,也是觀念性的錯誤。他還在用諾門罕戰役期間蘇軍T二六坦克和BT式快速坦克的性能,來評價抗聯這些至少在外形上與蘇軍坦克相似的坦克性能。

卻不知道,正是因為蘇軍在諾門罕戰役期間,因為兩種主力坦克裝甲過薄,在戰鬥之中受到嚴重的損失。甚至在圍殲日軍步兵的時候,麵對日軍已經落後的兩種三七反坦克炮也受到了嚴重的損失。

所以蘇軍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兩種坦克都進行了修改。作為工業水平遠遠超過日本的蘇聯,因為其雄厚的工業底子,其坦克的改進速度遠非觀念陳腐的日軍可以相比的。同樣在總結了諾門罕戰役得失的蘇聯,不僅在短時間之內研製出了新式的坦克。還將原來的老式坦克,進行了大幅度的改裝。

由於楊震在引進坦克的時候,指名要裝甲厚度在五十毫米左右的T二六坦克的最新型號T二六S型,以及與諾門罕戰役時期的蘇軍使用的BT五式坦克有較大提高的BT七式快速坦克。

而且這些坦克連同後來在海拉爾購買,以及陸陸續續又購買的部分老式T二六B型坦克和BT五式坦克都經過了改裝,安裝了此時還屬於絕密,改造費用低廉,不用對坦克進行大規模的手術,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生存能力的附加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