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誌標采取的這個辦法,可謂在被逼無奈之下的一步險棋。他知道一旦讓日軍的炮兵在那裏站住腳,自己的機槍無論行動再迅速也很難在一邊開火,一邊轉移陣地。一旦機槍被摧毀,日軍全線壓上,單靠步兵火力很難徹底抵擋住日軍在重炮掩護之下的這種玩命衝擊的。
後麵的日軍野炮和重炮自己暫時管不到,也沒有辦法去管。但是這十幾個日軍在自己眼皮子祁誌標知道必須在第一時間之內將其炸掉。否則,一旦日軍坦克也同時壓上,自己的陣地就有隨時可能失守的危險。對於祁誌標來說無論風險再大,也要將這十幾個日軍的炮兵陣地給炸掉。
如果不是自己手中無後坐力炮的平射最大射程隻有三百米,火箭筒的直射距離更短,夠不到這十幾個在四百米左右的日軍炮兵陣地。在日軍坦克還沒有發起衝鋒之前,祁誌標根本就不會舍得動用這八門自己僅有的反坦克火炮。
眼下的祁誌標真恨自己,當初加強給自己的那挺榴彈機槍為什麼不要。要是那挺榴彈機槍在自己手中,以他們的高射速和威力,還有上千米的有效射程,摧毀這十幾個日軍炮兵陣地,沒有任何的問題。
看著正在快速構築的日軍炮兵陣地,祁誌標懊悔的恨不得給自己倆大嘴巴。這種新式武器,整個迂回部隊才配備了四挺作為戰場上實戰檢驗,全軍暫時還沒有配發。臨到十二吐一線之前,師長考慮到十二吐一線是林西縣城整個東麵防線最前麵的一個陣地,曾經打算給自己加強一挺。
卻被自己認為這種武器還不成熟,一旦在戰場上出現問題會影響到戰局的進展而拒絕了。現在祁誌標對自己當初的這個決定,都後悔的腸子都青了。要是這種武器在自己這裏,自己又何苦在這裏犯愁。
隻是現在後悔也沒有用了,隻能想辦法盡快的摧毀這十幾門火炮才是自己最應該做的事情。所以他在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決定冒上一個險,打一個時間差,將這些日軍的火炮陣地摧毀。
實際上祁誌標的這個戰術來說,隻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快。快打快收,以最快的速度敲到日軍這十二個伸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的日軍炮兵陣地之後,立即將火炮收回後邊的防炮洞掩蔽。
而自己則利用手中清一色自動火力的優勢,再加上手榴彈儲備充足,以及六零迫擊炮、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的配合,利用日軍重炮無法在兩軍相距不足三十米的情況之下實施火力覆蓋的弱點,組成一道火力封鎖線,盡可能在三十米的距離之內壓製住日軍的進攻。
這個戰術雖說想象的不錯,但是在實際上運用的風險相當大。想要在三十米這種可以說兩秒鍾之內就可以直接碰撞到一起的距離之內,將日軍的攻勢阻擊住,就要在正麵形成足夠的火力。否則就算自己裝備的都是自動武器,也很難形成足夠密集的火力網,壓迫日軍寸步難行。
三十米的距離,對於日軍這種衝擊力極強的軍隊來說幾乎不算距離。這也就是說,祁誌標要將二線的部隊全部調到一線,並將所有的機槍全部提前,才能形成足夠的火力。而且一線的部隊,要做好打白刃戰的準備。
但是這種情況,一旦日軍在防線上撕開哪怕是一個口子,在順勢向縱深突擊。縱深再無部隊的防線,很有可能被日軍以點帶麵的全線突破。如果日軍坦克部隊此刻也趁火打劫的全線突擊,那麼整個防線將會出現徹底崩潰的危險。無論從那個方麵考慮,他這一手風險都是相當的大。
說實在的,在三十米之內能不能將日軍阻擊住,不讓日軍衝進自己的陣地,祁誌標沒有多少把握。在之前的戰鬥之中,他手中的部隊在日軍的猛烈炮火之下傷亡很大。雖然不能說傷筋動骨,但是也達到了三分之一。
原來一個營的兵力,現在隻剩下不到兩個連。班用機槍損失雖然不大。但是作為火力中堅的十二點七毫米高射機槍就剩下了兩挺,連屬通用機槍還剩下四挺。在這種情況之下,能否形成足夠密集的火力網,將日軍擋在三十米的距離上,祁誌標很難保證。
但形勢逼人,就算祁誌標再不想冒這個風險,此時也不能不冒。所以他才強調一個快字,隻要炮兵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摧毀前方的十二個日軍炮兵陣地,保護住機槍陣地不被摧毀,就可以最大減輕一線的壓力。
隻要機槍能保住,他就有信心能在援軍趕來之前守住陣地不丟。雖然對於他來說,隻要能守住十二吐一線不丟失,就算部隊打光了,他自己也倒在這裏也在所不惜。但是前提是十二吐一線陣地,絕對不能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