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滿意的鬆田岩(1 / 2)

倒不是日軍不想破壞這些裝備,隻是被抗聯的飛機一路追著炸,就是想破壞都沒有來得及。尤其是抗聯的飛機仿佛是接到命令一樣,隻要撤退中的日軍有破壞技術裝備的企圖,其在天上值班的飛機會立即投入反複掃射。讓你就算想破壞,都沒有時間。

畢竟坦克這玩意造不容易,破壞也不算太容易。你就是往炮台內丟一個手榴彈,也不見得能徹底的破壞得了的。點燃發動機,倒是一個辦法。但是狼狽的二十三師團到後來,連燒毀發動機的油料都沒有。

要是油料相對充足一些,大批的車輛也不至於因為沒有汽油而被拋棄。至於用手榴彈去炸發動機,除非你自己想自殺,否則天上的飛機在哪兒盯著那。所有的日軍坦克乘員都知道,都在油料消耗餘燼或是坦克被擊傷後,必須第一時間離開自己的鋼鐵坐騎。否則天上一枚炸彈下來,自己連身下的坦克弄不好要一起被還原成零部件。

當然,你要是真的連乘員組都不要了,來一個決死一擊也不一定是破壞不了。沒有了汽油,但是手榴彈和炸藥的數量還是充足的。隻要想破壞,還是能破壞得掉的。但對於當時已經就差沒有被逼的跳樓的西原貫治來說,已經沒有信心和時間去破壞掉那些被他拋棄的裝備了。

雖說日軍高級指揮官,拿下層官兵的生命一向不當回事。無論再精銳的士兵,在他們的眼中就是一個犧牲品而已。但是凡事多少總還是有一個例外的,最起碼二十三師團現任師團長西原貫治,就是這種少數中的極少數例外。

在選擇保證那些久經訓練的戰車組安全,還是與不讓自己的裝備落入抗聯手中之間,這個家夥明顯的還是選擇了前者。當然也不排除這個家夥擔心破壞坦克的行動,會招致抗聯更大的報複而將那些或是因為觸雷履帶被炸斷,或是因為油料消耗一空但卻是完整的裝備遺棄。

原來在諾門罕戰役後,加強給第二十三師團將其改造為機械化師團的坦克聯隊,在那場被稱之為日軍建軍史上最悲慘的撤退之中損失的一幹二淨。盡管大部隊的戰車乘員組和炮兵都被保存了下來,但是無論是關東軍,還是日軍大本營卻是都無力在短時間之內為其重建。

不僅僅是訓練有素的坦克乘員難以補充,就是以日本國內目前的生產能力,損失掉的坦克也是短時間之內無法補充的。日本國內正在抓緊時間建造的兩艘超級戰列艦,像兩隻吞金巨獸一般,拚命的吞噬著日本本土的鋼鐵產量。

美國已經開始對日實施禁運,日本進口鋼鐵的途徑已經被切斷。日本人國內有限的鋼鐵產量,根本就無法在滿足海軍需要的情況之下,為日本陸軍製造大量的坦克、火炮。雖說為二十三師團補充裝備早就已經提上了日程,但是實物就是遲遲落不下來。

在日軍大本營的協調之下,加上動用了部分的庫存儲備的老式坦克。二十三師團才在重建的搜索聯隊之中,補充了一個九四式裝甲車中隊和一個已經開始淘汰的八九式中型坦克中隊。至於其他的裝備,則依舊還是一個遙遙無期的大餅。

炮兵倒是好說,關東軍從德國人手中掏弄來的三手貨還有一些。但是損失的各種坦克,卻是實打實的無法在短時間之內補充到位。雖說需要補充的不過還不到一百輛的坦克,在西方國家也就是一個月的產量,但是日本人卻就是力不從心拿不出來。

在生產出來的坦克與重新編組的坦克部隊,已經逐步開始南調的情況之下。二十三師團的坦克聯隊不僅沒有重新組建,就連幸存下來的乘員組,除了那兩個中隊之外也大部分被調往了海南島和台灣。

至於做什麼去了,別說這些乘員組,就是他們的師團長西原貫治中將也不是很清楚。看著補充回來的那十餘輛身上彈痕累累,一看就是關內戰場上用剩二手貨。總數量不足原來一個戰車中隊編製一半的八九式坦克,以及六輛九四式裝甲車,二十三師團長西原貫治中將與新任參謀長鬆田岩大佐隻能相對無言苦笑。

雖說日軍短時間之內無法給從海拉爾一口氣南撤了幾百公裏的二十三師團,恢複原有的武器配備。盡管二十三師團已經離開與抗聯對峙的最前線,但還是處於對蘇作戰的一個關鍵位置上。如果蘇軍突破林西一線,可以直逼張家口至於承德一線,切斷北寧鐵路。

鑒於眼下的二十三師團的位置對於整個關東軍來說依舊是很重要。關東軍在經曆了去年的慘敗之後,以及目前大本營的戰略重心已經南移,暫時無法執行北進作戰計劃。但是對於蘇聯人的防備卻一點沒有降低。

盡管北滿現在已經輪不到關東軍操心了,蘇聯人自己也陷入蘇德戰場上的泥潭,無力在東顧。但關東軍對蘇聯人的戒備,並沒有隨著形勢的好轉而減少。而且此刻在關東軍內部,此刻還抱著在擊敗目前已經占領了整個新京以北的北滿地區的抗聯,收複所謂的失地之後,北進蘇聯西伯利亞與德軍會師的念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