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驚天的賭局(2 / 2)

但抗聯始終未能真正打開局麵,使得他們發揮自己才華受到了相當的限製。而隨著形勢的急劇惡化,這些本應該成為一代名將的人,卻因為過早的犧牲,而無緣獲得本應該屬於他們的榮譽。而東北的形勢,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與之前隻能坐困深山老林時,早已經遠不是可以同日而語。現在正是讓這些人,真正發揮自己才華的時候。也正是因為這樣,楊震才更希望這些人能夠盡快的成長起來,在更大的舞台上施展自己的才華。

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中華,從來就不缺乏熱血男兒。名將更是如恒河之星,浩如煙海而層出不窮。到了近代的中國,之所以屢戰屢敗,也並非是缺乏帥才和將才,更多的是政治原因。

很多本來就應該成為輝煌的人,卻因為其他本不應該出現的原因,或是早早的退出了曆史的舞台,或是隻能默默無聞的度過他們的軍旅生涯。隻要給他們機會,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楊震有信心會將他們打造成為雖不能流芳百世,但也要成為一代中華名將。

至於劉長順,楊震卻是認為他先天上性格的缺點所致,無法承擔太大的責任。這個家夥優點是穩重,缺點卻是太穩重,應變能力較差。用兵布陣向來是中規中矩,不肯冒半點風險。讓他去指揮,大敗仗是不會有的,最多有一些小挫折,但是也很難有太大的戰果。

不過劉長順此人倒是有一個別人所沒有的優點,那就是對於上級的命令幾乎是無條件的服從。你讓他堅守以一塊陣地,如果你沒有接到命令,就算打光了他也不會撤退。但受製於能力的限製,最多也就是一個縱隊司令員也就到頭了。

而馬春生則是一匹野馬,如果駕馭不得力,搞不好他會把騎手給弄傷了,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磨練,至少得把他的籠頭給套上。雖然這幾個部下都比楊震的年紀要大,最小的陳翰章也要比他大上一歲。但是楊震對這些人的脾氣秉性的了解,卻是相當的深。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對每個人的培養方式也是不同。對於王光宇這樣的人,他曆來都是隻點出重點,至於其他的讓王光宇自己琢磨。甚至很多的時候,給王光宇布置任務的時候,隻有一張標示著敵我態勢的地圖。

就像現在,將自己的思路點出來後,隻給了王光宇一張敵我態勢圖,至於該怎麼調兵、部署,他沒有提供任何的意見。但是楊震相信王光宇會根據整個戰場態勢,做出自己最好的判斷來的。王光宇有這個能力,也應該做出最符合全局的判斷。

在王光宇沉思的時候,楊震沒有幹涉王光宇的判斷和思考,而是隻背著手站在王光宇指揮部的門口看著遠處的青山,以及指揮部門外警惕的望著周邊情況的李明博和他的部下。說實在的日軍這次突然的全線反擊,對於楊震來說也是一個意外。

到現在除了十二吐方麵的日軍之外,其餘各個方向的日軍目前還沒有任何的動靜。包括自己最為關注,或是應該說是自己有意識留下的漏洞那邊日軍,同樣沒有任何的動靜。也就說自己判斷日軍在十二吐一線的反擊不是孤立行動,但眼下其他方向卻沒有任何的反應。

難道真的是自己判斷失誤,二十三師團在十二吐的行動,真的隻是一個孤立的,或者說是催死掙紮?或是他們在十二吐的行動即非是聲東擊西,也不是孤注一擲,而是虛晃一槍要總撤退?

不對,如果二十三師團要撤退的話,真正的選擇隻是虛晃一槍的話,他們選擇的這個地點絕對不應該是十二吐。在那個方向,他們搞出任何的動靜都不足以引起全局震動,更無法承擔掩護撤退的重擔。

十二吐的先天地理位置決定了在哪裏隻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而掩護不了撤退。日軍非全部機械化的部隊,從那裏撤退一旦身後有追兵,整個部隊雖然不能說放了羊,但是掩護部隊卻是無險可守。如果日軍沿著嘎斯汰河南岸發起反擊,承擔掩護撤退都比十二吐一線要安全的多。

而且二十三師團真的要撤退的話,其他方向的日軍不會一點動作沒有。而現在其他戰線太平靜了,平靜的有些嚇人。一個師團的總撤退,還是沒有側翼掩護和接應以及策應的總撤退,在對手配備了大量騎兵和坦克情況之下會遭遇到什麼,這個不言而喻。

無論這個二十三師團向東北方向的巴林右旗還是向正東方向的翁牛特旗撤退,所經過的地形絕大部分都是草原、沙地以及少數的低山、丘陵地貌。在這種地形之下,沒有掩護和支援的總撤退,無疑是將腦袋送到對手的坦克和騎兵的槍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