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很難改變的作戰模式(1 / 2)

楊震的回答,讓兩位老帥同時無語。人家已經出手這麼大方,可以說是要什麼有什麼。之前從來沒有敢想象過的空中支援,如今也有了。還答應從目前正在鏖戰的王光宇所部,抽調一批地麵炮兵支援。甚至就連看家底的東西都要拿出來了,這還能讓兩位老帥再說什麼?

人家那邊的敵軍數量更多,戰鬥力和裝備也不是自己麵對的這些獨立守備隊性質的日軍可以相比的。要是真的還需要從王光宇那邊調集炮兵支援這邊作戰,那麼關內部隊可真是白被人家稱之為老大哥了。

兩位老帥在對視一眼之後,仔細沉思了起來。在經過短暫的考慮之後,兩位老帥感覺如果集中火力,再加上戰術如果運用得當,不出現大的失誤,敵情也未出現巨大的變化,三天之內擊潰眼前的日軍獨立第九守備隊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戰術運用得當。

隻是這個傷亡數字?自己的部隊自己清楚,火海能不能運用得當目前還不知道,但是這部隊的攻擊戰術恐怕還是老一套。長期的無火力支援的作戰環境,讓部隊早已經養成了一種獨特的作戰模式。但是這種作戰模式,在裝備匱乏的情況之下,通常是以傷亡數字來衡量的。

不過在裝備差距過大的情況之下,這種作戰模式雖說傷亡不輕,但通常還是很有效的。而這種作戰模式,都已經深入到各級幹部的腦海之中,不是短時間就可以改變的。當然也是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唯一的選擇。

一支部隊在戰場上作戰模式,是經過長期的作戰養成的。而這種早就已經習慣作戰模式,在短時間之內是輕易改變不了的。尤其是攻擊方式之中,多年來為了彌補火力與單兵作戰能力的不足,隻能發起集團式的衝鋒的思路更不是短時間之內可以改變的。

去年的百團大戰之中,關家腦一戰之所以損失這麼大,就是因為部隊采取這種攻擊方式,在日軍地空火力的夾擊之下傷亡慘重。付出了兩千多的傷亡數字,卻沒有能最終殲滅日軍的一個大隊。

雖說缺乏有效的支援火力,尤其是缺乏支援炮火,攻擊部隊無法壓製住日軍的火力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在戰鬥之中,尤其是攻擊模式選擇不當的原因,才是造成傷亡數字如此大的主要原因。

日軍說關內部隊打衝鋒是人海戰術,這倒也沒有說錯。但這是在缺乏支援火力,尤其是缺乏炮火情況之下的一個無奈的選擇。關家腦一戰失利,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在加上地形的限製,使得攻擊部隊付出了數十倍的傷亡代價,未能殲滅日軍一個大隊建製的支隊。那一戰,對無論是一二九師參戰全體部隊,還是負責指揮的各級指揮員可謂是刻骨銘心。

至於現在裝備雖然上來了,但是要想在短時間之內改變這種戰術模式還是太困難了。部隊換裝之後,整訓的時間太短,各級幹部大多數還沒有接受過步炮協同作戰訓練。在作戰之中,這種傷亡不輕的作戰模式,依舊會是他們的首選。

而這種衝鋒付出的代價,不會是一個小的數字。而恰恰這種作戰模式,眼下卻是挺進軍在攻擊戰的時候,通常使用最多的。也正是這個原因,兩位老帥才會不希望急於求成,不在重蹈關家腦一戰的覆轍。還是想利用戰術上的部署,一點點的將日偽軍之間的間距拉開,在運動之中尋找戰機。

盡管從內心來說,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帥最不願意打這種戰鬥,但這一仗卻是不可避免的與日軍這種軍隊來一場硬碰硬。多少為在戰鬥之中可能付出的代價還有些心疼的老帥,在眼下的這種時候,卻是知道隻能咬牙點頭。這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他也知道,這是整個戰局的需要。

想了想,司令員開口道:“你都這麼說了,我們兩個老家夥還能再說什麼?一句話吧,全力以赴。至於王光宇那邊的炮兵,我們暫時還是不需要。他們那裏的壓力要比我們這邊大的多,還是留給他們使用吧。你這個三天之內打垮二十三師團的命令,估計對他們的壓力可不小。”

“在你的幫助之下,我們目前每個縱隊有直屬炮兵團,旅有山炮營、步兵炮與速射炮連,團有迫擊炮連。而除了這些炮兵之外,總部還直接控製有幾個獨立炮兵團。炮彈的數量,也相當的充足,打這萬餘名日偽軍來說還是足夠用的了。”

對於老首長的回答,楊震笑了笑剛要說什麼,自三個人研究整個東北戰場態勢的時候,就一直在外圍負責警戒的李明博,遠遠的彙報聲打斷了楊震的話頭:“一號,運輸機群已經抵達。他們現在請示,是不是可以開始空降了?”

聽到李明博的報告,楊震在點頭同意立即開始空降之後,將手中的地圖又收了起來。轉身從身邊的參謀身上,拿出了兩部美製大倍率望遠鏡,交給兩位老帥:“兩位老首長,這是我給二位帶的禮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