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1 / 2)

一個兵不算後續的日常訓練,僅僅初步成型就需要消耗上萬發子彈。要是訓練一百個同樣的人,就需要上百萬發子彈。要是人在多一些,這彈藥消耗的數量,恐怕更是一個天文數字。這還沒有將其他各種手榴彈、炮彈,以及其他林林總總的訓練所需的物資都算在內。

這個消耗別說目前的挺進軍,換了那個根據地砸鍋賣鐵也養活不起。就是之前整個華北最富庶的山東根據地,也養活不起。幾大敵後根據地,手頭上的性能最好的原裝彈藥加一起恐怕最多也就比這個數字多一倍而已。

這個代價,那是窮的都快要飯,就連軍裝都快發不起的十八集團軍能夠承擔的。幾大根據地湊到一塊去,恐怕砸鍋賣鐵都養活不起。要知道,在與抗聯打通空中交通之前,十八集團軍新編的部隊曆來是隻給你番號,最多在給你一點骨幹。至於部隊的兵力和裝備,對不起你們當團長和政委的自己去想辦法吧。

如果你們當軍分區司令員和政委,還有團長和政委有能力,吃香的喝辣的,那是你們自己的事情。要是沒有能力,那就受窮去吧。狼走千裏吃肉,狗走千裏吃屎。是狼是狗,就看你們自己首長的能力了。

手上的家夥是中正式、三八式、歪把子、捷克式,還是漢陽造、老套筒,連機槍都沒有幾挺就看你們自己當領導的水平了。剛一開始幾個主力團還能管些,或多多少還給點裝備。但隨著部隊規模的擴充到後來,連主力團都顧不上了。

除了少量自己製造的一炸兩半的手榴彈之外,大部分的彈藥還是要靠各個部隊自己籌集。少數配發的彈藥,還大部分是自己兵工廠複裝的。那點可憐兮兮的彈藥補給量,還要部隊拿著彈殼去換。

如果配發一點性能要好的多,殺傷力也大得多的原裝子彈就像過年一樣。所以十八集團軍曆來作戰,打掃戰場的時候俘虜可以不要,但是子彈殼卻是必要得要。因為各個部隊,要拿這些彈殼去換子彈。即便是這樣,彈藥數量也不充足。

一場戰鬥,配發五發子彈那是經常事情。要是能配發二十發子彈,那全軍上下就都知道要打大仗了。如果配發的這二十發彈藥,都是原裝彈藥,那麼所有的人就都知道,這次戰鬥恐怕是九死一生。

抗聯運來的補充裝備,恐怕是這兩年關內部隊第一次下發裝備。盡管是二手裝備,但卻依舊讓各個部隊欣喜若狂。最起碼不用拿命換一支步槍、幾發子彈了,各個部隊也第一次達到輕重機槍滿編,彈藥也不用數著往外打了。

隻是對於挺進軍來說這才吃飽飯,還沒有做出成績來,就想吃好的確有些不現實。而且挺進軍也沒有那麼雄厚的家底,可供如此的敗家。要是訓練出一個戰士,用楊震的話來說,還是毛坯子,就需要上萬發子彈,那麼兩位老帥是打死都不會做的。這哪是在訓練部隊,這簡直是在敗家。

實際上以兩位老帥久經沙場的經驗,如何不明白一支部隊的戰鬥力不僅僅是來自戰鬥意誌和精神,更多的是來自訓練。養成一支有戰鬥力的部隊怎麼做,其實就是最簡單的一句話,訓練、訓練,再訓練。

但是沒有辦法,家底子太薄,實在沒有多少東西可以拿出來用來訓練。楊震訓練一個什麼特種兵出來,所耗費的子彈夠關內部隊打一場中等規模的戰鬥力了。在換裝之前,即便整個關內部隊裝備最好的一個團,儲備彈藥恐怕也沒有一萬發。

至於現在這才能吃飽飯,就這麼大手大腳,兩位老帥也不會同意。打一場戰役都要算計著彈藥來的日子,讓兩位老帥終生難忘。而現在倒不是他們吝嗇,有錢了也不舍得花,實在是真的窮怕了。一個人一萬發子彈,這是他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而且這麼長時間的訓練和這麼嚴格的選拔標準,挺進軍目前的確不太適合。眼下不說別的,單按照身體素質,恐怕全軍也挑選不出來一百名。負重二十五公斤,全服武裝越野十五公裏,挺進軍全軍這麼多的連隊,恐怕一個都選拔不來。

長期的營養不良,部隊身體素質太差了。尤其是自進入熱河以來,部隊長時間的糧食不足,更加劇了這種情況。如果不是楊繼財帶來了大批的麵粉解了燃眉之急,部隊現在別說作戰,就是強行軍恐怕都要被甩下一大半的人。

還是眼前這個家夥說的對,還是等到熱河戰役結束之後,挺進軍主力轉入休整的時候,在進行選拔比較合適。那個時候部隊能得到充分的休整,體力也可以得到部分的恢複。至於眼下,還是先將主要精力放在正在激戰的熱中地區吧。

在楊震將自己培養特種部隊的詳細過程解說完畢之後,兩位老帥對於培養所謂的特種兵興趣大減。不過對於楊震說的用白糖、汽油、肥皂能製造炸彈,雖然從軍多年但還是第一次聽說這種事情的兩位老帥,卻是興趣相當的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