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米的對射,誰也不用瞄準。不要說步槍,就是手槍也是一樣。這麼近的距離,命中率如果還是低的嚇人,那麼這個人隻能回爐重造了。在這種對射之中,清一色裝備自動步槍的抗聯占了很大的便宜。
對麵的日軍打過來一槍,這邊可以還擊十槍。即便是日軍手中還有三挺輕重機槍,但這種武器明顯在這種距離上的使用受到了限製。兩挺歪把子機槍,在與自動步槍對射之中,其射程和精度的優勢基本上發揮不出來。
反倒是對手的一支自動步槍,就可以與他對射,兩支步槍交叉射擊就可以壓製住。而且因為槍身過高,在作戰的時候機槍手的大半個身子都得露在強外地。困守在院落之中的日軍回旋餘地太小,機槍陣地即便想部署在可以發揮自己優勢的地方,都沒有地方去部署。
一挺部署在院牆西側一個缺口,可以與其他兩個院落日軍火力,在院子西邊形成一個交叉火力的歪把子機槍,在戰鬥一打響就被三枚手榴彈準確的命中,連同機槍手一同給炸成了一堆廢鐵。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消滅這裏的日偽軍,諸時健使用的可不是一般的手榴彈,而是在外蒙蘇軍倉庫搞到的蘇製F一手榴彈。這種手榴彈挨上一枚都受不了,更何況是一口氣挨上了三枚那還有個好?別說歪把子機槍,就是九二式重機槍也受不了。
而另外一挺部署在房頂的歪把子機槍,則明顯放錯了位置。雖說房頂是製高點,在那裏放上一挺輕機槍,可以控製整個院落周邊的道路。但那得分什麼情況,你的周邊沒有友軍。你可以上房頂,人家也一樣可以上房頂。你的機槍隻能麵對一麵,人家卻是可以從幾個方向收拾你。
在加上諸時健製定的先打掉日軍機槍的戰術,在與抗聯的兩支自動步槍與一挺班用機槍的前後火力夾擊之下,機槍手在短短的幾分鍾之內全部陣亡。甚至所在房頂的房子,也被抗聯用一個拋射的炸藥包,給炸塌了。兩挺歪把子機槍,在諸時健的第一輪攻擊之中,就全部被打啞火。
而那挺被作為優先打擊目標的九二式重機槍,在諸時健發起的第一輪攻擊之中,就被諸時健的那挺十二點七毫米機槍,壓製的根本就無力還擊。盡管這挺九二式重機槍還是有沙包作為臨時工事的,但是用沙包壘成的工事,在十二點七毫米子彈麵前防護力基本為零。
在對射之中,率先搞掉了對手機槍的諸時健帶領的部隊,在射速上和火力密集度上占據了上風,但院落中的日偽軍人數畢竟超過了他。諸時健這邊打到一個,那邊可以快速的在補充一個。
院落中的日偽軍發現在對射的時候,自己搞不過人家,也開始向外狂投手榴彈。隻要抗聯這邊一發起攻擊,那邊就不顧及消耗的狂投擲手榴彈。一場手榴彈大戰過後,雙方卻發現誰也奈何不了誰。
雖說從整個山村內的戰局來說,是日軍傷亡不起。但是從眼下這個小戰場來說,卻是諸時健傷亡不起。日軍的手榴彈加上人數優勢,讓他的攻擊進行的並不暢。幾次攻擊,不是被日軍的手榴彈給炸的無功而返,就是被日軍的白刃戰給打退。
連續進行的爆破,也因為敵我雙方的距離過近,而沒有給日軍賴以存身的那道圍牆造成太大的傷害。那道隻有大半人高的圍牆,視線根本就不受任何的阻攔。幾乎對於周邊的情況觀察,沒有任何的死角。
在加上過近的距離,這邊有什麼動作,根本就瞞不過那邊對方的眼睛。一旦發現有什麼異常,日軍不是集中步槍火力射擊,就是躲在圍牆後邊狂甩手榴彈。即便這邊進行火力壓製,卻架不住日軍不惜代價用人去填補。
石牆之後隻要有人被打倒,馬上就有人上來接替。即便依靠自己火力射速上的優勢,壓製住日軍的步槍手,但是麵對日軍拚命從石牆後丟出的手榴彈,卻是依舊無可奈何。自己沒有迫擊炮,打不到隱蔽在石牆後投擲手榴彈的家夥。
在犧牲了兩個爆破手之後,諸時健不得不停止這種得不償失的戰術。眼下他手頭上可以用來攻擊的隻有一個加強班,兩次衝鋒就損失了兩個爆破手。要是在多幾次,他手中的這點兵力都不夠往裏麵添的。估計還沒有等自己炸開圍牆,自己一個班的兵力就消耗幹淨了。
看著不過半人高,卻阻止了自己攻勢的院牆,諸時健卻感覺頭疼。無論是挺進軍還是自己部隊在村北的戰術,眼下卻又被日偽軍原封不動的給還了回來。諸時健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會受製於自己和友軍,曾經最自豪的戰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