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兩個小隊一旦全軍覆沒,也就意味著此次從村西的突擊徹底的失敗。而自己一旦將兵力彙集到一處,在火力占據劣勢的情況之下,很可能會遭受更嚴重的損失。集中兵力這是戰場上最主要的原則之一,但是眼下的情況不同。
在火力占據劣勢的情況之下,將兵力彙集到一起,隻能讓敵軍將自己火力密度大的優勢發揮到。不僅無法支援前麵兩個小隊的作戰,自己也自身難保。後麵衝過來的這些人,手中的武器射速太快。
別說自己手中的打一發子彈,拉一次槍栓的三八式步槍。就是手中的歪把子機槍,在與他們手中步槍在對射之下,也很難占到便宜。在眼下的情況之下將兵力聚集在一起,隻能是嫌自己手下的兵力太多了,隻能更加有利於敵軍發揮火力上的優勢。
與其在敵軍火力網下付出估計不小的代價相互強行靠攏,還不如利用日軍一貫的單兵和分組作戰能力,死死的纏住眼前的敵軍,給前邊正在拚命的試圖發起最致命的一擊的兩個小隊減輕一部分的壓力。
所以即便諸時健將通往村口撤退的路線讓開,將原本分割日軍後續兵力的力量撤回,但是這個家夥卻是即沒有趁機撤退,也沒有強行靠攏。而是利用已經之前占領的幾個院落,死死的纏住諸時健的手上的力量。
使其無法將有限的兵力,投入到其他地方,盡可能的為前邊兩個小隊完成任務爭取時間。也許在他看來,隻要能將眼前這股裝備精良的部隊纏住,那麼前邊兩個步兵小隊完成任務還是有一定希望的。
前麵的守軍,雖說眼下有兩輛裝甲車配合作戰,但是之間的配合明顯顯得陌生。而且在這種道路狹窄的村落之中,兩輛裝甲車是改變不了戰局的。而且以大日本皇軍的英勇來說,別說兩輛裝甲車,就是兩輛坦克又如何?所以這個家夥打定了主意,隻要前麵的戰鬥還在繼續,他就堅決不撤退。
這個家夥這一手以不變應萬變,讓諸時健多少有些頭疼。盡管這種情況他已經做出預想,但是他的預想是日軍彙合到一處之後,盤踞到某一個院落之中負隅頑抗,而拖住自己的兵力。但是他沒有想到當麵的日軍根本就不主動彙合,而是就地分散阻擊自己的擠壓行動。
同時其盤踞的幾個院落成犄角之勢,自己無論是攻擊那個,都會受到另外幾個的火力夾擊。眼下在分兵之後,自己手頭上的兵力明顯顯得有些不夠用。隻攻擊其中一個,又會受到另外兩處的火力夾擊。
看著日軍的態勢,諸時健幾番猶豫最終還是沒有將那挺榴彈機槍調回來。他此次擔負的是護送一號南下熱河與挺進軍首長洽談,手中的裝備也主要是麵對日偽軍的散兵遊勇。壓根就沒有準備打這種攻堅戰。火箭筒、無後坐力炮等一類的直瞄武器,壓根就沒有帶。
除了原有的班排武器裝備,以及用來在必要的時候進行防空作戰的兩挺十二點七毫米機槍之外,隻帶了那挺眼下還處在檢驗性質的榴彈機槍。至於別的裝備,為了減輕負重根本就就沒有帶,而是盡可能多的攜帶了備用的彈藥。
因為在出發之前,沒有人會想到他們這支眼下的主要擔負警衛工作的連隊,會打一場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現的攻堅戰。作為擔負警衛的連隊,他們更需要麵對的是路上可能會遭遇的突發事件。
其實以他現有的裝備,即便是與同樣輕裝的日偽軍打巷戰也並非是什麼問題。隻是日偽軍擺出這麼一種龜縮在幾個院子內,即便撤退也不進攻,死守不出的態勢倒是讓他有些頭疼。戰局從亂戰一團變成攻堅戰,這是哪個兵力占據占據劣勢的一方都不願意見到的。
當然,也不是沒有辦法。隻要將那挺榴彈機槍調過來,將那些龜縮不出的日軍趕出來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隻是眼下前邊的戰事已經進入關鍵時刻,此時將前邊除了兩輛裝甲車上的三十七毫米火炮之外,唯一的重火力調回來很是不適合。
看著前麵四處噴火的院牆,諸時健咬了咬牙還是決定采取自東向西,逐個解決的辦法。先利用自己手頭上火力上的優勢,調集部分火力壓製另外兩個院落中的日軍的同時,集中兵力打下最大的那個院落。
雖說缺少直瞄火力,加上在村北繳獲的幾挺輕機槍,目前自己手有上的機槍數量足夠。除了彈藥還比較充足之外,手榴彈的數量也足夠。除了各種輕武器之外,自己眼下手頭還有一挺大口徑機槍。
就算實在打不下來,壓製住他們的火力,讓他們伸不出頭來,隻能龜縮的院牆那頭卻是沒有任何的問題。實在不行,就靠近用手榴彈招呼他們。挺進軍的手榴彈戰術,諸時健還是很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