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貞一的警告(1 / 2)

關東軍的這個計劃,正如楊震所預料的那樣。他們調集如此空前的航空兵,並不是為了對抗聯的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轟炸。他們的真正計劃,就是調集大批的轟炸機,利用整個鬆花江正值汛期的機會,利用洪水的威力來實現自己在戰場上無法達到的目的。

關東軍在吉林境內的海龍、西安半山區,修建有四個秘密的大型洞庫式機場。這四個大型洞庫式的機場,不僅可以儲備二百餘架作戰飛機。其內部還修建有,從山洞內部可供飛機直接滑行的跑道。

飛機在需要的時候加油和裝彈,都可以在洞內完成。同時可以在洞庫內直接完成滑行,離開洞庫很短的一段距離便可以直接起飛。這幾座機場有秘密的鐵路線與外界聯係,作戰所需的油料與彈藥,可以由火車直接運輸進洞庫。

這幾個洞庫機場,是關東軍自三五年便投入巨資,以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興建的,是整個東滿要塞群的組成的一部分。這幾座耗資巨大的秘密機場,是作為東滿要塞群的二線作戰機場使用的。

原本在去年會戰結束之後,由於其所謂東滿國境線要塞群已經丟失的一幹二淨。兩軍在東部的戰線,已經推到中朝邊境。至少在消滅抗聯之前,就算德國人占領了莫斯科,打到西伯利亞,關東軍也無法北上去落井下石。

麵對著目前的戰局,關東軍高級參謀曾經多次提出停止修建這個眼下失去原本意義,而且耗資巨大,已經成為關東軍一個沉重負擔的機場。即便修建好了,但一旦抗聯打到海龍,這幾個秘密機場,倒是很有可能成為抗聯對付關東軍的前進基地。

隻是在不知道出於什麼心思的梅津美治郎大將的堅持之下,並親自督促進度,這幾個機場連同附屬的鐵路線等,最終還是在今年年初完成了修建。雖然在之前一直沒有投入真正使用,但是很多先遣人員,地勤人員都已經進入,並開始初步的運轉。

這幾個秘密機場與位於海龍西部地區的關東軍兩個野戰機場,吉林的永備機場,構成了日軍在吉林省境內最大的一個航空兵基地。戰時,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容納六百餘架各種型號的作戰飛機。

為了保密,關東軍在修建這些機場的時候,全部使用關內押運過來的戰俘,並未在本地征集一名勞工。擔任監工的也全部是由日本本土調來的軍事工程人員,而沒有使用一個本地人或是朝鮮人。

並將機場周圍三十公裏以內,所有滿洲百姓全部被遷移出去。為了嚴格保守秘密,包括日本平民在內的所有人,如果擅自進入可以不加警告的就地擊斃。修建工事所需的物資和糧食,全部由火車在夜間秘密送達。其火車司機與養護工人,全部由關東軍自行派遣。

在機場修建完畢之後,殘存的近萬勞工立即被關東軍全部槍殺或是毒死。屍體被丟到一個山體的雨裂溝之內,用炸藥將山體炸塌掩埋。而且除了少數的高層以及絕密地圖之外,即便是在日本人自己製定的普通東北軍用地圖之中,這幾座秘密機場也是沒有任何標示的。

同時為了做到最大的保密,參與此次作戰的所有日軍飛機的調動,都是先從中國戰場或是台灣、本土先調至朝鮮境內。之後海軍飛機留在朝鮮境內準備作戰,而陸軍航空兵則是利用夜間轉場。所有的轉場航線,全部選擇在人煙稀少的長白山區。在抵達幾個秘密前進基地之後,沒有進行任何適應性的訓練。

所有參戰的陸軍飛機,在抵達之後全部進入洞庫內存放。所有的飛行員,也不許進入海龍縣城休假。一天二十四小時,都需要在基地待命。正是由於日軍嚴格的保密措施,這也是抗聯一直未能得到這方麵情報的原因。

隻不過日軍的後勤運輸因為過於依賴鐵路線,使得這幾座機場不會離開鐵路太遠。尤其是大規模作戰所需的大量油料和彈藥補充,根本離不開鐵路線。使得楊震最終還是對其位置做出了大致的判斷。

海龍地處奉海鐵路、吉海鐵路,與四海鐵路、海集鐵路交彙處。交通運輸線,極為便利。同時此地生產優質煤炭,動力資源也相當的充足。又距離中蘇東部邊境並不是太遠。當年關東軍在選擇修建二線秘密機場的時候,一眼就看中了這裏。

而楊震也正是從目前日軍運力方麵考慮,以及當下對原有已經查明的日軍機場進行偵察與轟炸的結果之後,才分析出日軍的幾個秘密機場很有可能就在這一帶。並已經下令抗聯航空兵,擬定一份針對性的計劃。

隻是眼下並不知道,他們死對頭已經大致猜測出他們大致計劃和秘密機場的大致地點的吉本貞一中將。沒有管聽到自己宣布的這個計劃之後,目瞪口呆的一眾屬下。與其是盯著德川好敏中將和大西瀧治郎少將兩個人,還不如說看著大西瀧治郎一個人道:“如果此次作戰計劃不能成功,導致了整個戰局的失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