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想蒙疆駐屯軍絕對不會就這麼輕易的放手,肯定還會有後續動作。如果日軍蒙疆駐屯軍主力參與進來,將會給挺進軍發起的熱河戰役帶來極大的幹擾,甚至可能會造成熱河戰役的失敗。”
“而且如果駐紮多倫一線的日軍主力進入克什克騰旗,將會直接切斷我軍與挺進軍之間的聯係。我們和挺進軍,都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通過楊繼財這一仗,我們摸清楚了偽蒙軍的實力。”
“這些偽蒙軍無論是戰術素養,還是裝備以及真正的戰鬥力,不僅與日軍,甚至與偽滿軍都相差比較大,無論來多少,都沒有什可擔心的。但是如果蒙疆駐屯軍的主力參與進來,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威脅了。鑒於此種情況,一號,我不能不做一些準備。”
接過王光宇遞過來的楊繼財在黃崗梁戰鬥結束後,發來的詳細戰況彙報,楊震仔細看了一遍之後。盡管心中對這個弟弟這次的表現,楊震還是很滿意的。但是他眼下卻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思去評價這一場規模不算大的戰鬥。
王光宇的話,楊震聽明白了。他也知道,由於要兼顧熱河方向,王光宇眼下的兵力多少有些不足。當時在組建迂回部隊的時候,因為迂回部隊至少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處於無後方補給的孤軍作戰情況。
要盡可能多的攜帶彈藥、補給、油料,以及考慮到自身攜行能力。所以經過再三的考慮,隻調集了一個加強師的兵力。要知道僅僅幾百輛卡車,二百多輛坦克裝甲車,保持一定時間作戰能力需要的油料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所以在考慮到自身運輸能力,在猶豫再三之後。組建迂回部隊的時候,隻編入了一個加強師,一個騎兵旅外加一個裝甲旅,以及部分直屬炮兵的兵力。這些兵力以及配屬的大量技術兵種,單純的應對二十三師團至少可以不落下風。
當然,如果二十三師團肯於王光宇打一場正麵硬碰硬決戰的情況之下,有了占據優勢的火力和裝甲力量支援,這些兵力也勉強夠用。楊震相信,在野戰之中以王光宇手頭剩下的四個團的兵力,再加上騎兵和裝甲旅的配合,在野戰之中打垮二十三師團不見得。但是重創他們,卻沒有任何的問題。
然而目前二十三師團采取的戰術,卻是恰恰依靠堅固工事死守不出。再加上他這裏還要分出一部分的兵力監視熱河境內戰局變化,他手頭的這些兵力就很勉強了。除非王光宇下決心,將手頭的騎兵全部改為步兵。可即便是這樣,他手中的兵力也有些不敷使用。
人家二十三師團畢竟是一個加強師團,坦克、大炮的數量和質量雖說不見得能比得上迂回部隊,但是數量也差不了多少。而且二十三師團在林西一線,還有堅固工事可以依靠,又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不少抗聯在火力上的優勢。
再加上原來情報中沒有的,林西縣城之內居然還有三千多日本僑民一事。就算其中一半的人是可以參的青壯年,但無疑也可以算是二十三師團的後備兵員一部分。這一千多可以隨時武裝的日本僑民,讓他們上戰場打衝鋒自然是不行。
但是如果經過簡單的訓練,死守在工事內向外放槍的能力還是有的。如果這一千多僑民真的被二十三師團投入戰場,至少可以替換下近兩個大隊的正規日軍。也就是說,如果二十三師團那位師團長想的話,他手頭的預備隊隨時還可以多出兩個大隊。
兩個大隊的兵力,看起來雖然不多。但是以日軍一貫的戰鬥力來說,這兩個大隊一旦在關鍵的時刻出現在關鍵的位置上,那麼對於整個戰場上的形勢意味著什麼,楊震很清楚。這兩個步兵大隊的兵力雖說不算有太多,但足以成為在某一個關鍵時段,壓垮整個戰局的最後一根稻草。
更何況當時總部在製定計劃的時候,沒有想到多倫境內的日偽蒙疆駐屯軍會如此快的插手,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原因。這使得王光宇在林西激戰時,必須要抽出部分精力去觀察熱河戰場,而且手中勢必要保留一定的機動部隊。
這麼一弄結果卻造成了原本兵力也隻是勉強夠用的迂回部隊,現在的兵力多少有些顯得緊張。如果細算,甚至還有些兵力不足的情況。經過王光宇這麼一說,楊震承認自己剛剛的思路的確有些過於想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