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對外圍的月亮溝、三愣子山一線的爭奪。但是整個林西南部的製高點富林溝腦必須拿下來。隻要這個可以俯視整個林西縣城周圍的製高點在手中,就算月亮溝和三愣子山的日軍有什麼動作,你也用不到擔心。”
對於楊震的這個部署,王光宇卻是有些不讚同的道:“一號,至外圍日軍於不顧,集中主力直撲林西縣城,在我軍兵力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這麼做無可厚非,也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巧妙的戰術。”
“但是我軍兵力現在隻是相對優勢,而且這個優勢還是單指我軍單在戰鬥人員方麵,同時這個優勢也並不明顯。若是連同非戰鬥人員以及輜重部隊等輔助兵力相加,我們的兵力還少於日軍近五分之一。”
“這還不算上日本人在城內的,隨時可以武裝參戰的三千多僑民。還有一號,日軍的工兵和輜重兵雖說一般不參加戰鬥,但是他們的戰鬥力並不次於日軍作戰部隊太多。日軍也經常在需要的情況之下,將這些輔助兵種投入一線戰鬥。”
“而在日軍有生力量並未受到重創的情況之下,外圍隻留下一個團的兵力監視其餘的日軍,這實在是有些太過於危險。要知道,日軍在外圍可以投入的兵力遠遠超過我們的這一個團。單純的控製富林溝腦一線,很難阻止日軍反撲。尤其這個二十三師團主要的力量,並未部署在林西的西南地區。日軍在西南方向,隻有一個聯隊的兵力。”
“一號,在兵力並不占據優勢的情況之下。一旦我們攻擊林西縣城的行動受阻,外圍的日軍兵力反擊,我們很有可能攻擊不成反被日軍合圍。林西縣城,有日軍四個步兵大隊的兵力,外加隨時可以轉為戰鬥兵員的工兵、輜重聯隊的主力。在加上炮兵、武裝僑民等人員,林西縣城可是塊硬骨頭。”
“而僅以我們兩個團的兵力,也很難完成對林西縣城的合圍。不完成對林西縣城的合圍,就無法切斷二十三師團從林西東南部調集兵力增援林西縣城路線。那樣我們之前的情況,很容易在林西縣城複製一遍。而一旦我們至外圍日軍不顧,全力攻擊縣城,出現這種情況對我們更為不利。”
“我們在兵力大致相等的情況之下,能不能在三天時間拿下林西縣城是一個關鍵問題。如果林西縣城遲遲無法拿下,控製外圍的兵力又不足,我們很可能會陷入險境。一號,作為前沿指揮員,我不能不考慮戰事的後續反應。”
對於王光宇的反對意見,楊震很慎重。並未因為總部製定的計劃遭到反對,而大發雷霆。對於他來說,在指揮上獨斷專行是必須的。他在指揮作戰的時候,容不得外人的幹擾。但是前線指揮員的建議,他還是要聽的。對於他來說,一線指揮員的彙報,更能真實的反應戰場上的情況。
看著地圖沉默了良久,楊震才轉過頭來對王光宇道:“那你的思路是什麼?我們沒有太多的時間耽擱,林西戰場總是處於這樣的膠著情況,是肯定不行的。眼下整個戰局,是一盤整棋。那一個進展不暢,局部都要影響全局的。你這裏對二十三師團的戰局如何,直接影響到總部下一步的部署。”
對於楊震的反問,王光宇也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林西地圖前沉思了一下,又理順一下之前已經有了一點眉目的思路之後才道:“一號,總部的這個戰術調整,並不太有利於我們目前的情況。如果二十三師團傷亡很大的話,我們這麼做不失為一招妙棋。”
“但是現在二十三師團有生力量並未受到太大的損失,其炮兵雖有一定的損失,但是總體力量還尚存。如果我們放棄外圍,直撲林西縣城,外圍日軍勢必要對我軍進行反包圍。我們一個團的兵力,能不能抗的住外圍日軍的反擊,這還是一個未知數。”
“我的想法是,以一個加強團的兵力配屬兩個騎兵營,一個坦克營的兵力按照總部的部署。讓開兩翼,直撲林西縣城。以配屬一個騎兵營的一個團兵力控製月亮溝、二愣子山、大營子一線。”
“剩餘的一個團加上坦克旅的主力,作為機動兵力。以一個團的兵力,鉗至林東之二十三師團一部。如果說之前我們在外圍的動作,還沒有接觸到日軍核心工事,不足以吸引日軍脫離其永備工事。那麼我們拋開外圍直逼日軍整個防禦的核心地帶林西縣城,日軍就是想不出來也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