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機(1 / 2)

楊震指了指王光宇指揮部內的那張東北地圖,表情相當嚴肅的道:“關東軍已經占領東北整整十年,以日本人一貫細致的性格來說,對於這裏的水文、地質情況,掌握的隻比我們多,而不會比我們少。”

“嫩江流域,雖說也有幾個農業縣。但是還是以草原、牧區為主。部分的農業區產量,與目前已經成為我們主要糧食產地的鬆花江下遊相比,相差的還是很多。而我們的軍事工業,除了少數在齊齊哈爾內之外,大部分還是在鬆花江幹流下遊西岸。我感覺日軍動手的主要目標,應該還是在鬆花江幹流的下流,以及三岔河一線。”

“日軍如果在三岔河上下遊同時動手,以嫩江洪峰的水量補充鬆花江下遊的水量,摧毀我們根據地的主要經濟和生存基礎。同時在三岔河上遊炸開一處堤壩放水,以水代兵實現對我新京以北前沿各部隊進行分割,甚至削弱我軍的主要戰鬥力,對我們的威脅才是最致命的。”

“從開春開始,我們各個工廠的建設已經全麵的展開。這麼大的動靜,想要瞞過日軍的耳目是不可能的。雖然因為我們的保密措施,他們不見得能摸清具體的位置。但是大致的地點,他們應該知道。以日本人的性格來說,要麼不動手,要動就會朝著最致命的地方去下手。”

“當然這個推測是我和參謀長在接到日軍調集大批的轟炸機,進駐新京以南各個機場的情報後。在綜合目前戰場上的態勢,以及陶靜菲、劉長順那裏轉過來的東滿實情,經過仔細的判斷研究出來的。”

“但是日軍究竟準備采取什麼樣的計劃,因為他們過於保密我們還一時無法得知。如果他們的計劃真的如我們想象的那樣,日軍的突破口在那,我們暫時還莫不清楚。這二百多架轟炸機,說多也多,說不多也不多。”

“看起來數字很大,但是對於整個鬆花江、嫩江流域來說,還是少了一些。所以,他們如果真的猶如我們預想的那樣,勢必會有一個重點方向。但這個重點會選擇在哪裏,我們一時還無法確定。鬆花江這條東北最長的河流,流域太大了。”

“不過一點,我們是絕對肯定的。那就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日軍調集這些載彈量大、航程遠,滯空時間長的所謂重轟炸機進駐東北,絕對不是來看風景的。如果日軍的計劃真是按照我們推測的那樣,那麼對我們的影響就太大了。甚至有可能徹底的摧毀我軍作戰基礎和能力。”

“鬆花江下遊,是我們目前的主要糧食產區。一旦被洪水摧毀,今年糧食肯定會絕收。而沒有了糧食,我們整個根據地,將陷入一場巨大的災難之中。到時候,我們將不戰自亂,不敗而敗。”

“還有那些我們千辛萬苦,才從美國搞來的工業設備以及建立起來的基建設施,也將徹底的毀於一旦。而這些工業基礎,是關係到我們全軍今後發展的關鍵。也寄托著全黨,全軍的希望,更是我們未來發展和壯大的一個基礎。”

“軍中無糧,軍心不穩。部隊吃不飽肚子,還怎麼行軍作戰?而老百姓吃不飽肚子,是要造反的。同時正在建設的工業基礎毀壞,再想恢複恐怕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我們的工業建設腳步,也將大大的推遲了。”

“在目前蘇聯自身已經自顧不暇,不可能在支援我們一槍一彈的情況之下。失去了這批工業基礎,我軍將再一次回到缺槍少彈的情況之中。而基礎設施的損壞,我們手中即便是掌握了大量的預備隊,也沒有辦法調動。”

“到時候公路、鐵路全部被洪水摧毀,我們就是有多少列火車、多少輛汽車,也是無法使用。就算是徒步行軍,麵對著滔天的洪水,你難道讓幾萬人背著槍、扛著炮遊泳過去作戰?就算人可以使用木筏,但是那些重裝備怎麼辦?那些坦克、大炮、汽車,也是用木筏運輸這可能嗎?”

“還有我們在新京以北的部隊,就算在洪水之中能夠脫身,但是那些我們苦心積攢下來的重裝備,恐怕全部丟失。而且我們眼下清一色的自動火器,彈藥消耗量極大。部隊裝備上來了,但是對後勤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大。一旦後方的補給線被洪水才衝垮,我們在前沿的部隊就不戰自敗了。”

“而且一旦我們前沿的部隊,以及後方的預備隊,因為交通的中斷無法前送,或是洪水的衝擊損失巨大而失去戰鬥力。日軍利用我軍被洪水重創或是分割的機會,以一部兵力強行穿插瞻榆一線,切斷陳翰章的後路。”

“雖然前線戰事不利,但日軍在新京以南囤積了大量的兵力卻始終未有增援行動。估計他們如此有耐心,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到時候,不光陳翰章那裏,就連你這裏都成了無根的浮萍。一旦日軍真的調動主力反擊,你們戰不能戰,退又無路可退。一旦補給用盡,隻能是坐以待斃。日軍這一手,可謂是相當的毒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