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河靠近京津,自明清以來一向是華北平原的門戶,眼下更是連接日軍幾大戰略區的樞紐地帶。一旦熱河有失,不僅日軍在華北的占領區直接暴露在抗聯的炮口之下,而且關東軍與華北方麵軍的交通線北寧鐵路,將會受到嚴重的威脅。這一點,是日軍絕對不可能接受的。
關東軍與華北方麵軍的確有一定的矛盾,但那隻是各自利益的爭奪。對於消滅中國抗日武裝這一點上,雙方的根本立場並無不同。熱河丟失,損失的不僅僅是關東軍,對華北方麵軍的側翼也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甚至華北方麵軍司令部所在地,也是其最核心的統治地帶京津地區,都會直接暴露在抗日武裝的炮口之下。眼下感覺到危險的恐怕不僅僅是關東軍,華北方麵軍同樣也會有一種芒刺在背的感覺。
還有,一旦抗聯打通了與關內的直線聯係。以抗聯的裝備、人員訓練水平,尤其是自身的軍工生產能力。在加上華北地區龐大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以及已經在華北遍地展開的十八集團軍,將會對日軍在東北的統治,帶來極為致命的威脅。
還有一點日本人很清楚,無論抗聯裝備如何的改善,戰鬥力如何的強大。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是抗聯始終無法避免的。那就是集中了整個東北主要人力資源的南滿,至少在目前還控製在關東軍手中。目前抗聯所謂的根據地所在地北滿,人口總體基數是整個東北最少的。
對於一支軍隊,一場戰爭來說,裝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沒有了源源不斷的補充兵員,再好的裝備也沒有人使用。隻有死死的保住南滿,切斷抗聯與關內的直線陸地聯係,抗聯即便是一時占據上風,也無法改變整個東北的局麵。
因為缺乏有效的兵員補充,將會是他們一個最致命的威脅。這種威脅,甚至還要在其他方麵之上。一個人從誕生到能夠扛槍作戰,沒有十六七年是基本上不可能的,這中間還要拋出去一部分不能上戰場的女人。等十六七年的時間下來,黃花菜都早就涼了。那還打什麼仗,大家都去生孩子得了。
抗聯所謂根據地所在的北滿,是整個滿洲人口資源最少,人口基數最小的地方。那裏即便是全民動員,可供選擇的兵員數量也有限。隻要將他們死死的封鎖在鬆花江以北,不讓他們進入人口相對豐富的南滿、吉林一線,缺乏有效兵員補充的他們,實力將會隨著戰鬥消耗,一點點的減弱。
在去年會戰結束之後,關東軍針對目前整個東北的局勢便重新製定的整體戰略。在所謂滿蘇邊境線幾乎已經丟光了的情況之下,原來的北進戰略目標自然再無人提起。而在目前關東軍在戰場上屢戰屢敗的局麵之下,反攻北滿徹底消滅抗聯的目標達成在很多人看來,也是一個極其飄渺的目標。
現任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還是比較現實的人。在這種情況之下,關東軍便製定了將戰線維持在現有地方,死保盛產糧食以及人口密集的吉林至南滿一線。在西滿,在力保南興安一線以南地域,加大對鬆花江以北抗聯根據地的各種封鎖,尤其是人口的北移。試圖將抗聯困死在鬆花江以北的北滿。
正是有了這個認識,在加上本身極為重要的戰略位置。日軍勢必不會輕易的放棄熱河的,勢必要盡其所能保證對熱河的控製。所以楊繼財感覺,無論從哪個方麵,日軍華北方麵軍早晚都會插手熱河境內的戰事。
關東軍這個戰略目標,楊繼財雖然因為位置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但有一點他是清楚知道的,日軍在內部雖然也有這樣、那樣的紛爭,但是在對外方麵還是一致的。一旦日軍整合關東軍與華北方麵軍兩大建製,協調作戰,這場戰役就存在了另外一個變局。而這個變局,很可能就出現在華北方麵軍身上。
一號雖說在熱河戰役結束之後,讓挺進軍休整一段時間。但華北方麵軍真的出兵的話,這個休整的時間恐怕不會太長。在眼下抗聯兵力已經使用到了極致的情況之下,即便王司令那邊順利的解決掉二十三師團。
但可能加入熱河戰場的迂回部隊主力、陳翰章所部在下一步的作戰之中,還要牽製奉天、吉林境內的大量日偽軍。尤其是錦州境內的日軍兩個師團,無法也無力投入太多的兵力進入熱河戰場。
如果華北方麵軍真的出兵熱河,恐怕作為主力使用的,還將會是挺進軍。隻是盡管知道今後的仗有的自己打的,但是被調離主戰場的楊繼財多少還有些鬱悶。在他看來,熱河畢竟還算不上主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