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2 / 2)

楊繼財火力劃分的戰術很是有效。除了四百米之內的偽蒙軍,被兩側密集的火力成片撂倒之外。四百米至一千米的偽蒙軍,也沒有逃脫掉。十二毫米高射機槍的巨大威力,與通用機槍極快的射速,再加上大量蘇製輕重機槍的火力,給偽蒙軍後續部隊造成了極大的損失。尤其是十二毫米高射機槍,經常出現一發子彈,將兩個人同時打穿的情況。

在一千米之外,平射的十四毫米雙聯裝高射機槍與雙二十三高炮,在山穀之中並不寬闊的道路上結結實實造成了一場屠殺。十四毫米高射機槍子彈或是二十三毫米炮彈的殺傷力,得到了最大的展現。每一發子彈或是炮彈隻要挨上,無論是人還是馬,連一個全屍都落不下。

而在山口外,還沒有來得及進入山穀的偽蒙軍,則結果更慘。就在山穀內響起槍炮聲的同一時間,部署在穀底的四門一零七火箭炮在隱蔽在山口的引導員的引導之下,向著穀外日偽軍的集結地,連續打了兩個齊射。

一門十二管的一零七火箭炮的火力覆蓋範圍,相當於一個成建製的炮兵營。四門十二管一零七火箭炮第一次齊射,就將正在集結的偽蒙軍騎兵第一師以及日軍步騎兵全部覆蓋。正在集結的日偽軍淬不及防,在密集的彈雨覆蓋之下傷亡慘重。那個被李守信視為命根子,起家部隊的偽蒙軍第一師幹脆就在這陣子炮擊之中,被炸的失去了戰鬥力。

相對於山外還沒有進山的一師,山穀裏麵的偽蒙軍的日子更不好過。前邊的部隊被突如其來的火力打擊,打的亂成一團。行進在中間的部隊,在前後都遭受打擊的情況之下,為了盡快的脫離火網,冒著打過來的槍林彈雨,拚命的往前衝。畢竟距離前方的山口的距離,遠比按照原路退回去的路程要近的多。

所以行進在中間的偽蒙軍所有的部隊,幾乎是不約而同的加速向前衝。結果就是,大量的騎兵擁擠在前麵,擠成了一鍋粥。楊繼財選擇進行伏擊的這道山穀地形很特別,北麵進山的隘口比較寬,在中間的部位兩山之間的距離大概有三百多米,寬度也是足夠的。

但是越往南走,卻是越狹窄。位於穀底的公裏,幾乎是貼著兩麵平行的山嶺。直線寬度,不足七十米。到了最南邊出山的隘口,寬度已經不足五十米,公路兩側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回旋的餘地。

這種地形之下,大量的騎兵都向這裏擁擠,在加上兩麵山地上打來的密集火力,黃崗梁一線的南隘口,幾乎成了一個屠場。而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在隘口處的兩輛並排將公路堵的嚴嚴實實坦克,上的四十五毫米火炮和兩挺並列機槍,也不斷的向蜂擁而至的偽蒙軍傾瀉著火舌。

而部署在隘口附近不斷起爆大量定向雷,也給了偽蒙軍騎兵大量的殺傷。整個山穀隘口最後不到百米的距離,幾乎成了偽蒙軍的一條生死之線。最先進入山穀,也是排在最前麵的整整一個師的偽蒙軍,一槍未放的全部倒在了隘口。

傷員和死屍,還有大量的馬匹屍體,幾乎堆滿了隘口處。雖說偽蒙軍與其他偽軍一樣,都是編製大,而實力小。一個師的兵力,連沒有戰鬥力的勤雜兵全部加在也不過一千多人。即便是李守信苦心經營的第一師,也不過才兩千多人。

但先頭的一個師,就這麼一槍未放的被解決了。後續跟進的另外一個師,短短的時間之內也傷亡到了七成。這種情況對於後麵的偽蒙軍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刺激。原本就不高的士氣,更加快速的滑落。

與山穀外一槍未發就直接被炸成殘廢的第一師,以及在第一波的打擊之下,就被打垮的第六師和第四師相比,山穀內的偽蒙軍情況反倒還好一些。尤其是位於山穀中間,略微靠北部位的偽蒙軍七八兩個師,反倒是成了傷亡最小的兩個師。

畢竟楊繼財手中的二十三毫米雙聯裝高射炮,以及十四毫米雙聯裝高射機槍的數量有限。這兩種武器雖說對地攻擊威力很大,射速也很快。但全部加在一起,還不到十二挺。雖說這些武器都是火力密集型的,但是畢竟數量還是有限的。

而且這些武器在與挺進軍會合之後,將會是挺進軍僅有的防空武器,彈藥的儲備量也是他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其中的兩挺十四毫米高射機槍,還需要以交叉火力封鎖進山隘口。也就是說他在這裏部署的火力是最弱的,兵力也是最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