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在南京新政府成立之後,這些偽軍大部分名義上歸屬南京政府建製。實際上,這些偽軍大部分還是自行其是,各自聽命於原有的日軍係統。大部分的部隊,該叫什麼名字還是叫什麼名字。甚至原有的旗幟和帽徽,都沒有更換。
陸軍這麼做的確節省了帝國大量的兵力,騰出手來用於攻城略地,擊潰支那政府軍。但也造成了這些偽軍派係眾多,配合起來與他們的國民一樣,都是一盤散沙。再加上帝國對這些偽軍采取的一貫分而治之的手段,更加劇了這些偽軍中的內鬥。
像今天這樣的事情,要是讓他們扯皮下去,弄不好還能在爭吵一天。他們不著急,但是戰況的發展,卻不能在這裏無限期的拖延下去。已經實在沒有了耐心的德川中佐,幹脆就來了一個平均分配。你們也別再相互的攀比,我給你穿插著來。
雖說四師師長和二軍的三個師長,對德川中佐的這個平均分配的部署,仍舊相當的不滿意。但是德川中佐說完這番話後,臉上殺氣騰騰的表情以及身後日軍士兵拔出的軍刀,讓幾個人誰也不敢再有什麼反對意見。
至於李守信,雖說對於德川中佐的這個部署也同樣不滿意。但是自己的起家本錢,放在了最後麵,而且沒有更改行軍間隔距離。這也就意味著一旦有意外一師就可以迅速的撤回來,不會受到什麼太大的損失。
而對於他來說,隻要這個一師保存下來,其餘的幾個師就算都損失掉,自己就仍有東山再起的本錢。既然一師這個自己的起家老本能保的主,對於德川中佐的部署,他也就沒有什麼異議了。
等作戰會議完畢之後,對於德川中佐的好意,又投桃報李的暗中塞給那位德川中佐一顆碩大的貓眼鑽。以示對他在部署上的照顧,表示一絲謝意。對於他遞過來的這顆貓眼鑽,德川中佐自然心領神會,沒有任何遲疑的收下了。
隻是心照不宣的兩個人都沒有想到,在這場規模並不大,持續時間也不長的戰鬥之中,遭受打擊最嚴重的就是這個原本用來收尾的第一師。在一場密集的炮擊之中,正在集結的一師兩千多人,損失超過了八成。
這個損失是除了打頭陣,幾乎全軍覆滅的第六師之外。是參戰的幾個師之中,損失最大的一個。李守信原本想保住老本的企圖不僅落空,還賠了夫人又折兵,捎帶著好不容易從日本人那裏騙來的炮兵全部損失。當然這是後話了,至少現在他對德川中佐的這個部署,勉強還算滿意。
這些偽蒙軍雖說不像偽滿軍那樣,完全聽命於日本人。但經過日軍多年的訓練,也算是有模有樣。早上八點,參戰的各師按時集結完畢,排在黃崗梁山穀的隘口外。看著隊形有些雜亂的各師,李守信手一揮,作為全軍先鋒的第六師,即便再不情願,但在督戰日軍槍口之下,也不能不按時開進。
得知山外的日偽軍終於開始行動,等了他們整整一天一夜的楊繼財表麵上雖然沒有表現出什麼來,但是心中也多少一喜:“這條自己掉了這麼長時間的大魚,總算上鉤了。看來自己的判斷,還是很準確的。”
心中暗喜過後,接踵而至的依舊是冷靜。雖然是自己第一次指揮團以上部隊作戰,但楊繼財心中的喜悅卻隻是短暫的。對於他來說,知道自己現在必須要冷靜。想了想,楊繼財抓過步話機,下令絕對不許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之下擅自開槍。
李守信判斷的沒有錯,他的兵力要想沿著整個山穀布置的確兵力不足。至於山口,除了少量的警戒兵力之外,他不可能放上太多的兵力。但是與李守信的判斷不一樣,楊繼財的兵力部署主要是在山穀的後半段,而不是山穀的中部。要是將主要的兵力放在中部,還怎麼能吸引更多的日偽軍進入自己這個火力伏擊圈?
楊繼財將手中的四個步兵連,成交叉部署在溝底兩側的山地緩坡之上。而他的這個火力伏擊的計劃也很簡單,四百米以內交給步兵手中自動步槍和班用機槍、無後坐力炮、火箭筒。四百到一千米,交給通用機槍和十二毫米高射機槍、六十毫米迫擊炮,以及蘇製輕重機槍。至於一千米以外,交給十四毫米高射機槍和雙二十三毫米高炮。
四輛七十五毫米自行火炮和八二迫擊炮,則負責壓製偽蒙軍的山炮和迫擊炮。至於四門一零七火箭炮則負責對日偽軍的行軍隊列,以及兵力集結地進行火力覆蓋。至於那個坦克連,則以排為建製,等接到命令之後衝進山穀,以衝撞戰術加上機槍對日偽軍進行反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