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臨陣磨槍(1 / 2)

如果不是在長脖子梁一線與偽滿軍小股部隊打了一仗,抓了一個偽滿軍的俘虜,才知道自己走錯了路。這兩個團的兵力,現在弄不好還不知道跑到哪裏去。弄不好,都有可能一口氣跑到赤峰去。

而且這兩個團在趕到的時候,也出現了建製混亂,前後兵力脫節等一係列問題。重機槍和迫擊炮等重武器,出現掉隊的情況。在大部分部隊已經趕到草帽子山已經將近三個小時,但後麵還有陸陸續續趕到班排規模的零散部隊。

組建的時候抽調的大部分是老部隊,戰鬥力和紀律性基本上沒有問題。但部隊內部出現的磨合等一係列問題,卻是相當影響部隊的整體發揮。最關鍵的是,這兩個團因為組建過晚,還沒有來得及進行過一次步炮協同訓練以及部隊合成戰術訓練。

甚至就連騎兵最基礎的戰術訓練,都沒有完成。如果不是熱河境內偽滿軍,以及緊鄰的察哈爾地區的日偽軍都部署了大量的騎兵部隊。挺進軍原來僅有的兩個騎兵團,根本就不敷使用。

否則挺進軍也不會在出關之後,匆忙的組建這兩個團。即便是組建,也應該將他們暫時留在作為大後方的雁門軍區或是冀東軍區進行整訓。一個步兵團從組建到形成戰鬥力,尚且需要至少大半年的時間,更別說騎兵這一十八集團軍中的技術兵種。

麵對這種情況,要以他們為主去完成一係列的戰術反擊,並鞏固住搶占的各個高對,確實有些不太可靠。弄不好,反倒是減弱自己本身的實力。但一味的被動防守挨打,又絕對不是他林誌強的風格。而且草帽子山兩翼的車道門溝與楊樹溝,雖然可以用遠程火力控製。

但目前部隊的炮兵,在林誌強看來一是有限的兵力主要還是要集中在草帽子山正麵。二,原本就不多的炮彈在經過小半夜以及一天鏖戰的消耗之後,已經是所剩無幾,根本無力承擔遠程封鎖的任務。

三,那一帶雖說海拔低於草帽子山,但地形卻相對複雜,植被也比較茂盛。即便炮彈充足,也很難完全封鎖住。所以,就算一零五二高地與正麵的幾個小高地不奪取。但是楊樹溝與車道門溝,兩個山隘口必須奪回來。

看著有些倔強的林誌強,楊繼財有些無語。在權衡利弊良久,楊繼財隻能提出在三團已經失去戰鬥力,而那兩個騎馬步兵團還需要整訓的情況之下,由自己帶著的那個步兵營去奪取兩地。

但考慮到在反擊作戰之中,經受過合成訓練的抗聯,步坦、步炮協同能力,遠遠高於挺進軍。如果現在兵力受到較大的損失,將不利於下一步的作戰。幾經考慮之後,林誌強還是又一次拒絕了楊繼財的這個建議。

在他看來,這兩個騎兵團雖然還沒有完成最後的整訓,建製也沒有完成最後的調配。但被挑選進來的部隊,都是久經考驗過的。騎兵戰術固然還差的多,但基本的步兵戰術卻還是可以的。尤其是關內部隊擅長的山地戰、夜戰,水平並不比一般的部隊差。

而且這兩地地形複雜、山勢崎嶇,從地形看根本也無法通過大部隊。日偽軍即便占領,也無法擺放太多的部隊。日偽軍搶占兩地,更多的是作為一個警戒點。這兩個騎兵團,團營一級的建製雖然還在調整。

但連一級的建製,因為都是在其他部隊抽調連為基礎組建的,卻是相對完整。抽調出兩個以老兵為主的連,以夜戰為主要的戰術,去奪回兩地還是沒有問題的。對於這一點,林誌強的信心還是有的。

不過楊繼財對於林誌強的這個觀念,卻是並不讚同。在楊繼財看來,兩地既然地形極為複雜、山勢崎嶇,不利於大部隊通過,日偽軍注定不會以那兩地為主攻方向。但也從側麵證明了,兩地根本沒有戰略價值。

奪回這兩地,對於草帽子山一線防線來說,奪回兩地隻相當於拓展了側翼的防線而已。同時分散了自己手頭依舊不算寬裕的兵力。兩地雖說戰略價值不大,但是誰又能保證日偽軍在丟失這兩點之後,不全力反擊。

到時候兩個連孤懸在外,兵力又極為單薄。日偽軍全力反擊,能不能守得住還是一個相當嚴重的問題。如果守不住,就需要增援,那麼無疑又消耗了自己有限的兵力。而且同樣與南部的六旅形不成一個完整的防線,這對於目前的形勢來說很有些得不償失的。

就在兩個人爭執不下,誰也勸說不了誰的時候,一封從挺進軍總部發來的電報卻是讓林誌強打消了這個念頭。總部在電報裏麵告訴林誌強,就在他在草帽子山一線激戰的時候,之前分散在隆化、寧城境內的部隊,已經完成集中。除保留部分兵力,向南監視承德日偽軍之外,主力以及炮兵的七成已經轉向圍城、赤峰境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