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危局(1 / 2)

就在幾個參謀剛剛完成給那些手中或是沒有槍,或是隻有一把小手槍的參謀、幹事分發完槍支彈藥。甚至林誌強交待的旅部後麵山地周邊的雷區,還沒有開始部署,山腳之下已經響起了密集的槍聲和爆炸聲。這些槍聲和爆炸聲,預示著山腳下還沒有來得及撤上來的警衛班的暗哨,與日偽軍交上了火。

幾乎就在山腳之下的槍聲響起同一時間,日偽軍打出的照明彈也升上了天空。將旅部所在的山頭,照射的一片雪白。而山腳下,日偽軍的兩門迫擊炮和幾個擲彈筒,也正在不斷的將炮彈拚命的砸向山上,渾然不顧自己究竟攜帶了多少炮彈。

按照林誌強的命令,山腳下的警衛班,並未與撲上來的日偽軍而是邊打邊撤。同時在山上那挺歪把子機槍的掩護之下,順著山路兩側安防上反步兵定向雷和部分地雷。這個警衛班是林誌強一手調教的,布雷技術很是熟練,動作也相當的快。在撤回山腰旅部位置的同時,已經沿著山路布好了一個簡易的雷區。

借著照明彈的光亮,尾隨他們撤退的路線追擊上來的日偽軍措不及防,被地雷炸的死傷累累。尤其是步兵定向雷,裏麵上千顆鋼珠打出去傷亡就是一片。依靠匆忙布下的雷區,打退了山下日偽軍的第一波攻勢。

盡管打退了日偽軍的第一波攻勢,全部人員因為反應迅速,再加上地形的掩護和地雷的威力,隻有兩個輕傷的。雖說第一次的接觸戰,應該算的上是零傷亡。但所有的人的心,卻是被眼前的一幕搞的相當的沉重。

借著日偽軍打出的照明彈,伏在山腰上簡易工事中的所有人,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山下密密麻麻,足足集中了七八百的日偽軍。正在重新編組隊形,準備第二波次的攻擊。迫擊炮和重機槍一邊向山上不斷的開火壓製山上的反擊火力,一邊正在抓緊時間構築工事和合圍圈。

同時在草帽子山那邊,也響起了代表日軍攻勢的密集炮聲。炮彈炸起的火光,在山的這邊都看的清清楚楚。別說有林誌強的那道命令,就是沒有,部署在草帽子山一線的三團,此時想要增援旅部可能也是有心無力了。

兵力太少,三團不可能即守住防線,又能抽出兵力向這邊增援。而且從山下的敵軍數量來看,來少了不起作用,來多了草帽子山肯定是守不住。此時旅部的所有人都清楚,草帽子山那邊的援軍是不用指望了。至於自己這邊,能做到的也隻是盡可能的拖延時間而已。

對於山上人眼下的感覺,山下的那些日偽軍卻是明顯的沒有考慮過。從前麵的電話線連接到這裏,暴露在照明彈下麵,高高豎起的大功率電台天線,無一都表明了這裏是挺進軍的一個高級指揮部。

被抓獲有史以來可能共產軍最高級一名高級俘虜的念頭,衝的有些頭昏腦漲的日偽軍指揮官。此時早就已經將上司迂回草帽子一線後方采取前後夾擊戰術,盡快取得突破的命令丟到腦後了。不管不顧的將手頭一個偽滿軍騎兵團,一個日軍步兵中隊和一個迫擊炮中隊的所有兵力全部壓上。

不顧山勢險峻,攻擊正麵極為狹窄。所有的兵力,隻能沿著一條坡度將近五十度的狹小山路攻擊。而采取了輪番突擊的戰術,向半山腰的那個外表看並不是太明顯,但在他眼中有一條大魚的山洞發起拚命的攻擊。

山上所有的人,除了政治部的那些秀才之外,大部分的人都是帶兵的出身。要是他們原來的部隊在這裏,自然不會怕這山下的七八百的日偽軍。但此時已經調到旅部工作的他們,身上除了一支手槍和手中剛剛發下來的步槍之外,身邊卻是連一個通訊員都沒有。

伴隨著日偽軍的攻勢越來越猛,戰鬥也迅速的進入白熱化。山腰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雖有地利可以借助,但是兵力與火力相差過於懸殊。隨著日偽軍投入的兵力越來越多,山腰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而伴隨著一發接一發的照明彈打上天,山下向山腰部位傾瀉的火力也越來越猛。日偽軍打上山的迫擊炮,在旅部所在的山洞周圍炸點也越來越準確。兩門迫擊炮打出的猛烈炮火和十幾挺輕重機槍打出來潑水一樣的子彈,壓製的山腰上的人頭都抬不起來。

山下的日偽軍不知道是不想在這裏耽誤太多的時間,急於盡快解決這裏問題。還是要急於抓到山上的那條他們眼中的大魚,回去請功。不僅一上來就集中了全部的火力壓製山腰上的一切抵抗,絲毫不顧及自己彈藥的消耗量。

而且隨著戰鬥的進行,投入攻擊的兵力越來越多。盡管隻有一條狹窄的山路可以作為攻擊路線,但日偽軍卻渾然不顧山上的交叉火力和劈頭蓋臉打下來的手榴彈雨,以連排為建製一波波的發起接連不斷的輪番攻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