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司令員這番鼓勵的話,林誌強猶豫了一下之後,咬了咬牙道:“司令員,我建議以攻代守。我們如果始終等日本人主動進攻,那麼戰場的主動權就始終掌握在日軍手中。尤其我們還是在他們控製嚴密的地盤上作戰,被動迎戰隻能是越打越被動。”
“我的想法就是與其我們被動沿公路設防,還不如利用目前熱河境內兵力空虛的情況,集中部隊主動出擊。采取百團大戰的戰法,采取大規模滲透、伏擊的戰術,在運動之中調動日偽軍並消滅之。”
說到這裏,林誌強拿起手中的紅藍鉛筆,在東起努魯爾虎山,西到赤峰西部的七老圖山脈之間的公路線和各個日軍集團部落上不斷的圈著。重點在赤峰與葉柏壽之間的葉赤鐵路線上打了一個叉後才道:“司令員、政委,我的建議是,即要分散開,但各部隊又不能徹底的分散開。”
“以旅為基本建製,每個旅劃分一塊作戰範圍。將所部三個團在自己的作戰範圍之內,全部撒開。但是撒開,不是以前我們的分散遊擊。一是要保持團作為作戰建製的原則不能變,二,三個團部署的時候,要能做到交替掩護和協同作戰的目的,所以活動區域不能過遠,更不能過於分散。”
“三,也是最根本的是,各個旅要即要能分散出去,但是又要能在必要的時候,迅速的收回來。所以各團不能完全的散開,包括各旅也要在各自之間形成配合。一旦敵軍大舉掃蕩,隨時可以集中兵力打他一仗。”
“司令員、政委,我們部隊的真正優勢就在於分散活動能力強,能做到即能散開,又能隨時收回來。可聚可散,即能攥成拳頭打出去,也能伸出巴掌扇出去,這就是我們最大的,也是真正的優勢。”
“現在我們團一級都配備了電台,過去那種在需要的時候,隻能單純依靠通訊員去部隊日常活動範圍去尋找的事情,已經成為曆史。有了現代化的通訊工具,我們部隊可以更加有效的發揮自己真正優勢。”
“我們部隊一集中,這是日偽軍樂觀其成的。如果我們要是將部隊以團級建製分散出去,四麵開花才是他們最頭疼的事情。如果他們以分散對分散,那麼正好給了我們可乘的戰機。如果以集中對分散,按照熱河境內目前日偽軍兵力數量來看,隻能是顧此失彼。”
“我的想法就是除了總部手中控製一部分兵力作為機動兵力,防備察北日偽軍之外。將其與的兵力撒出去,以縱隊為骨幹,以旅為四肢,以各個團為手足。在這塊地區來一個四麵開花,調動日偽軍脫離堅城,在運動之間充分調動日偽軍尋找戰機。”
“隻要我們各部隊在配合上能夠做到默契,運動之中不要過於突出和分散。能夠做到可以伸出去,也可以收回來。將日偽軍分散開來,利用集中優勢兵力、火力的原則,一口口的吃掉他們。我想我們在熱河境內還是大有可為的。”
“但有幾點一定要注意,各部隊在分散活動的時候,一要嚴格規定電台聯絡時間。二,總部要製定一批備用密碼,以下發給各個旅,以便隨時可以更換。以防止密碼使用時間過長,被日軍破譯,反倒是造成我們自己的被動。”
“在抗聯無論戰時還是平時各級電台密碼使用期限,都是有著嚴格限製的。平時最多使用一周,作戰期間密碼使用最長不許超過二十四小時就必須要更換。而且平時與戰時密碼,以及無線電的頻率使用,都是分開的。各部隊本身也有一定的備用密碼。”
“在無線電的頻率使用上,也不是固定一成不變的。尤其是師一級部隊隨時都要按照總部的命令,更換無線電頻率。無論是平時還是戰時,都嚴格禁止明語通訊。無論形勢再緊急,也絕對不許在無線電上使用明語。”
“一旦發現有使用明語者,不管你的職務多高,都要一撤到底。這樣做雖說有一定的麻煩,但也可以保證我們的無線電通訊聯絡避免被日軍截獲、破譯。各位首長,日軍的無線電監聽與破譯能力還是相當強,而且有一定水平的。”
“在正麵戰場上,國民政府的部隊可沒有少吃密碼被日軍破譯後的虧。甚至是吃了很大的虧。我們的無線電技術還不如國民政府,所以我們必須更加的小心。如果我們自己不小心,一旦密碼被日軍破譯那後果可就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