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誌強的思路(1 / 2)

聽罷林誌強的這些分析判斷,司令員與政委,還有副司令員幾個人低頭商議了一下之後,點了點林誌強道:“你的這些分析來的正是時候,也相當的準確。的確我們在分析這些偽滿軍的時候,還在按照關內偽軍的辦法。”

“這不僅僅是輕敵的原因,還有對關內外的具體區別沒有仔細的考慮。繼續說下去,把你心中想到的都說出來。利用這個機會,好好的給我們這些人上上課。也是根據你們這麼多年來的經驗,對上級部署做一個有效的補充。”

聽到司令員這番誠摯的話,林誌強微微點了點頭道:“先頭旅在第一次山地伏擊戰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一是他們對我們的戰術還不了解,並不適應我們的山地運動伏擊戰。在他們眼中,我們也許隻會分散遊擊。”

“第二點,也是很關鍵的一個原因。在那次伏擊戰之中,很大一部分是熱河本地征集的亂七八糟偽軍以及各縣的偽警察。也就是說,出動的日偽軍並非是熱河獨立守備隊和熱河偽滿軍的主力部隊。”

“這些人戰鬥力不強,戰鬥決心也差。那些從東北調來的偽滿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他們拖累的。但即便這樣,還在被我合圍圈的情況之下,突出去三分之一的兵力。雖然丟掉了幾乎所有的重裝備,但也大致摸清楚了我軍的戰略戰術。”

“在去年夏季會戰,配屬關東軍作戰的偽滿軍大批潰散、投降之後,關東軍將整個偽滿境內的偽滿軍幾乎全部繳械。能在這種情況之下,依然被關東軍信任,調到熱河作戰,就說明這個問題了。”

“最關鍵的是自三三年熱河淪陷到現在,已經整整八年的時間過去了。日偽軍對熱河地形、民情的掌握遠遠在我軍之上。再加上其多年以來的殘酷統治,使得老百姓對我們一向是敬而遠之。根本就不敢對我軍的行動有任何的幫助。”

“這一戰的結果,我們已經清楚的看到了這一點。我們的傷員被丟的到處都是,甚至被用石頭砸死後,割掉腦袋去找日偽軍領賞,這在關內戰場上幾乎是無法想象的。不是老百姓沒有覺悟,亡國奴的滋味誰都受夠了。”

“但日偽目前嚴密的統治以及龐大的勢力對於老百姓來說,至少現在還是一道跨不去的坎。早些年在東北也是這樣。幫助過抗聯的老百姓,被日軍一片片的村莊的屠殺,到最後沒有一個人敢幫助抗聯。這也是抗聯曾經陷入最低穀的一個致命原因之一。”

“圍場、隆化,這裏雖然是山區,按之前的經驗來說,這裏是比較適合我軍活動的。但是沒有熟悉當地情況的老百姓支援,那裏有山間小路可以通行,可以繞過我軍正麵防禦陣地。那裏可以作為日偽軍滲透的地點,那裏隻用遠程火力就可以控製公路,日偽軍掌握的遠比我們清楚。”

“所以我認為我們不僅要在沿途搶占製高點,還要組成一支機動部隊,以便隨時可以增援各個要點。司令員、政委,一個旅的兵力看起來很多。但是一平均下來,每個點留下的兵力就沒有多少了。如果日偽軍再一次采取偷襲手段,我們是防不勝防。”

“所以我建議我們將手中的這兩個新編騎兵團,組成一個機動支隊。各個製高點上,都要安裝有線電話,在一定的間隔上設置一定級別的指揮所,配備電話交換機以及電台。一旦沿途那裏出現異常,我們可以隨時快速的增援。這些偽滿軍,我們必須與日軍同等對待。”

“這兩個騎兵團,雖說還沒有形成戰鬥力。還不算真正的騎兵,但是我們可以作為騎馬的步兵使用。山地戰之中,騎兵的作用有限。其機動力,還是步兵比不上的。論起正規的騎兵作戰,恐怕還差了些。但是作為騎馬步兵使用,我想絕對沒有問題。總部手中掌握這兩個團作為機動部隊,在排上一個得力人員指揮,其作用遠高於一個普通的步兵旅。”

“克什克騰旗到圍場境內有日軍修建的所謂戰備公路。路況我看了一下,雖是土築公路,但是路況大概也勉強可以的。而且按照迂回支隊的兵力部署與構成來看,這支給我們運送給養的支隊,應該是以全機械化部隊為主,再加上少部分騎兵編成。”

“按照這個支隊兵力的構成來看,我想日偽軍目前部署在克什克騰旗境內的少量守備隊和偽興安軍一部來說,基本上沒有可能阻擋住他們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與我軍會合。如果老天爺也幫忙,不天降大到暴雨衝垮路基的話。這個支隊完全可以在八到十二小時的時間,從克什克騰旗抵達圍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