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內部隊的問題(2 / 2)

這兩個團的擅自行動,造成了先頭旅在遭遇日軍反撲的時候,在極短的時間之內便陷入了被動。放鬆了警惕,更是給自身帶來了嚴重的損失。原本麵對反撲的日偽軍,占據優勢的兵力變成了劣勢。

而被他們擅自派出去湊糧的部隊,因為通訊和距離的原因,遲遲無法調回不說。擅自行動搞糧食的那個團,一個營還在中途遭遇在日軍兩個騎兵中隊配合下的偽滿軍一個騎兵團和一個步兵團合圍。

如果不是這個營長還有些水平,發現被周圍合圍上來的日偽軍之後,就地搶占周邊最高的山頭阻擊,搞不好這個營會全部的損失掉。盡管該營主力因為營長反應迅速而幸免於難,但擔任掩護的一個連,為了掩護大隊轉移,在日偽軍騎兵的輪番衝擊之下全部犧牲,無一幸存。

而在發現敵襲之後,該旅進行的反擊作戰之中。盡管該旅集中了所有的炮火和輕重機槍,掩護手頭剩下的唯一完整的一個主力團從側翼迂回,但在戰鬥之中也出現步炮配合脫節的問題。

在反擊戰之中,該旅的指揮員還是有些改不了小家子氣的毛病,將炮兵都控製在自己手中。戰鬥之中打幾發炮彈,什麼時候開炮,炮彈打到哪裏,炮兵人員沒有任何的建議權,隻能服從旅首長的命令。

而指揮員對於炮兵指揮過於陌生,造成了不是這邊的步兵都衝上去了,那邊的炮兵卻還一發炮彈沒有打出去。再不就是炮火準備已經完成十餘分鍾,這邊的步兵還沒有行動。甚至為了節省炮彈,在第一線戰鬥進入近戰之後,炮兵卻不對二線敵軍進行壓製,阻斷敵軍增援。

這種戰術運用,使得炮兵在戰鬥之中,壓根沒有起到多少作用。甚至該旅參戰的一個山炮連六門,一個步兵炮連四門九二步兵炮,外加兩門三七戰防炮共十二門火炮。在上級的瞎指揮之下,第一波的炮彈全部未能擊中目標。

盡管集中了旅全部炮兵參戰,但該旅指揮員對炮兵使用來了一個平均分配,像是發衣服一樣,每一個方向發上了幾門。在戰鬥之中,炮兵火力沒有形成重點打擊目標,而是采取了一線壓上的辦法。兩個炮兵連的十門火炮,也沒有編組成為炮群參戰,而是各自選擇目標形成了各自為戰的戰術。

在日軍炮火進行反擊的時候,也不知道要轉移陣地。下麵的人在火力掩護完畢後提出轉移陣地的合理化建議,卻被斥責為貪生怕死。結果該旅炮兵,在日偽軍反擊炮火之下損失慘重。除了步兵炮和戰防炮因為輕便,轉移迅速而隻損失了一門戰防炮之外。六門山炮,損失了一半。

不僅在運用炮兵時候出現了嚴重的錯誤,就連最基本的輕重機槍、擲彈筒使用,同樣沒有指定重點壓製目標。戰鬥打響之後,輕重機槍全部采取連發,對彈藥的浪費極大,一戰即將該旅攜帶的全部機槍子彈消耗一空。

而且在戰鬥之中,輕重機槍平均擺成一線,沒有根據射程形成梯形配置。這些全部擺在一線陣地上的機槍,在日偽軍反擊的炮火之中損失慘重。而參戰的一個團屬迫擊炮連,則在運動之中跑錯了方向。遭遇到日偽軍遠程炮火覆蓋,全部損失。

發起攻擊的時候,也沒有人去考慮那一部分掩護,那一部分衝鋒。那一部分擔任主攻,那一部分擔任助攻,那一部分作為預備隊。兵力和裝備的部署,全部都采取了平均主義,動不動就全團出戰。

戰鬥一打響,該團包括營團級幹部在內,就沒有幾個幹部在自己指揮位置上,全部衝了出去。就連該團副團長,都丟下部隊帶頭衝鋒,而指揮所裏麵隻留了一個政治處主任。這種情況勇敢是勇敢,也的確鼓舞了士氣。

但在戰鬥之中,脫離自己指揮位置,造成部隊首尾聯係不暢。下麵部隊請示問題,指揮所裏麵無人應答,同樣也造成了幹部的傷亡慘重。該團三個營的六個正營幹部,在戰鬥之中除了一個教導員沒有負傷之外,其餘的五個人犧牲一名,剩下的全部負傷。帶頭衝鋒,與偽滿軍拚刺刀的那個副團長,也在戰鬥之中身負重傷。

甚至在戰鬥打響之後,前沿部隊與後麵指揮所的電話線也沒有架設。前後的通訊聯絡,還依靠通訊員與號音。在通訊員和司號員被日偽軍精確射擊打掉之後,整個部隊相互的通訊聯絡即全部中斷,各營,甚至各連都陷入了各自為戰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