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1 / 2)

這邊易建平不在就此事表態,表示對王光宇的思路默認。李明峰那邊卻是因為王光宇這一個命令,搞的是雞飛狗跳。而且被搞的雞飛狗跳的不單單是他自己,還有這一路上的所有落入他眼中的房子。

固然蓋房子不容易,但這拆房子也不是一件輕巧的事情。在這種草原地貌之下,再加上這一帶住房子的除了少量的漢人之外,習慣了住蒙古包的蒙古人之中那些有房子的人都是蒙古上層人物,在不就是喇嘛廟。

這些人中除了因為種種原因,流落這些地方的少數漢人之外。凡是能住進房子的人,都是蒙古上層。甚至不是什麼王爺,就是什麼國公、貝勒、貝子一類,身上還有著曾經滿清和北洋政府所封爵位的人物。

蒙古人不擅長經商,除了這些達官貴人之外,沒有什麼富裕人家。即便有,還處於遊牧狀態,住慣了隨時可以拆卸走人的蒙古包的這些人,也不會沒事抽什麼風蓋房子的。所以這裏的房子,沒有關內外很普遍的草坯房子,都是清一色的青磚亮瓦的深宅大院。

而那些依靠著祖輩收刮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積攢下來的大量財產。用後世一句話來說,都是有錢,而且是非常有錢的土豪。房子蓋的不好,在別人麵前那有麵子。不僅房子大多蓋的金碧輝煌、氣勢輝煌,而且使用的都是從東邊興安嶺運來的上好木料。

這些房子甚至是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才陸續建成的,有的甚至還是當年滿清皇帝賜建的。其富麗堂皇,讓李明峰還以為自己不是在這蒙古大草原上,而是在北平或是奉天這樣的王公貴族聚居區。

這些房子建的時候固然不容易,但拆這樣的房子也同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要是按部就班的拆,估計沒有個幾天也拆不完。可時間不等人,要是按照正常的拆法,估計騎兵旅那邊都打光了,這邊也不見得能籌集到足夠的木料。

不過也虧得李明峰這家夥腦袋轉的快,鬼點子多。在見到這些氣勢恢宏的建築,估算了一下拆房子所需的時間之後。他二話沒說抽調了一個工兵連,外加從裝甲旅借了幾輛坦克臨時組成了一個四十年代版的武裝拆遷隊。

遇到有房子的人家,直接用槍將人家請出來之後。便采取出動坦克直接輪番撞擊,將房子撞塌掉。再用汽車或是坦克,將達到那個工兵連長要求的木料從已經成為一片廢墟的建築之中硬拽出來。

實在結實到連坦克都撞不動的,幹脆在拆掉門板之後調來一門山炮,直接采取平射的方式將牆轟塌。反正修建浮橋所需的木料,都是要有一定胸徑的。那些什麼窗框一類的東西,是用不到的,有大梁就足夠了。

至於那些蒙古本地不產,當初建房子的時候千裏迢迢從東北或是關內運回來的磚瓦。修建浮橋用不上,完整不完整的,對於他來說沒有任何的用處。對於他來說,搞到所需的木料才是最關鍵的事情。大梁、門框、門板,甚至馬槽子這些他用得著的木料,才是他要的。

這些房子當初在建設的時候因為主人顯赫的地位,或是祖輩曾經是蒙旗那個王爺或是國公一類的高官顯爵,可謂是不惜工本。既沒有豆腐渣工程那麼一說,再加上人家不差錢,選用的建築材料自然也都是極為上等的。

雖然當初在建築的時候。沒有鋼筋水泥混凝土等洋玩意,但是中國人自己發明的三合土如果舍得下工本的話,質量也不比那些洋玩意差。別說用來架梁的木料,都是上等的興安嶺的鬆木,甚至就連牆裙子都是一抹的上等花崗岩。

但你修建的再結實的牆,也架不住坦克去撞擊或是用炮轟。這支臨時組建,雖說沒有鏟車、挖掘機一類的後世拆遷隊的高技術裝備。但是坦克和山炮的威力,卻是還要在後世那些現代化的機械設備之上。

李明峰一路上橫掃八百裏,見房拆房,見廟扒廟。反正隻有要木料的地方,這個家夥就是一頓狂拆後,拽出木料丟上卡車之後揚長而去。搞得那些蒙古人或是本地的漢人,在房子被拆帶來的痛苦之餘的情況之下又是莫名其妙。

這幫家夥究竟是什麼人?不抓人,也不沒收財產,上來不管不顧的隻是扒房子。土匪可沒有那麼多的坦克和汽車,難道是外蒙的蘇聯人打過來了?隻有外蒙的蘇聯人才有這麼強大,甚至比日本人還多,還好的裝備。

可沒聽說眼下日本人和蘇聯人又打起來的消息?直到有認識漢字的人,見到這些強拆他們房子的人,胸標上寫著東北抗日聯軍的字樣之後,才猛然間知道這些拆自己房子的人究竟是什麼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