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餘波中的餘波(1 / 2)

而蘇聯為了建造這幾艘軍艦,將主要經濟投入到涉及到軍工的重工業的前提之下。原有的輕工業係統長期得不到資金的支持,蘇聯的輕工業產品非但沒有增長,反倒是一年比一年的萎縮。輕工業體係的落後,使得蘇聯人日常所需的輕工業產品,大多隻能從工業體係發展更平衡的中國進口。

最關鍵的是因為海軍投入過大,以及還要兼顧核武器和戰略導彈發展的蘇聯,對陸軍的投入必然會減少。對中國威脅最大的蘇聯的陸軍部隊發展速度降下來,也就意味著與蘇聯有著和漫長邊境的蘇聯,對中國實際上能造成的威脅要減少許多。‘即便是後來中蘇反目,也沒有徹底的翻臉。兩黨表麵上吵翻了天,但是私下裏麵卻是都在暗中克製。為了平衡貿易赤字所需,蘇聯人甚至都沒有停止向中國轉讓軍事技術。米格二三戰鬥機、米八直升機、米二四武裝直升機,伊爾六二客機、圖一五四遠程客機等一係列對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極為重要機種的引進,都是在這個時候。

而在軍事部署上,即便中蘇論戰最激烈的時候,蘇軍也沒有再出現上百萬大軍,幾千輛坦克以及數千架飛機,擺在中蘇邊境上,擺出一副隨時兵進北京的情況,大大減輕了中國在北麵的軍事壓力。

於此同時,由於國民經濟發展被拖了後腿,蘇聯人擴張的勢頭也遠沒有原來曆史之中那麼強烈。蘇聯的解體雖然最終依舊沒有能夠完全的避免,但卻足足晚了二十年。讓中國獲得了充足的發展機會和時間,不用在單獨麵對美國人的壓力。

在蘇聯人這幾艘可以威脅到美國海軍優勢的軍艦相繼服役之後,就算停在軍港裏麵,也讓美國人實實在在的感覺到威脅。在冷戰開始之後,美國人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建立一支龐大艦隊的蘇聯人身上。對於中國,將重點放在蘇聯人身上的美國人還顧及不到。

當然對於楊震來說,那已經是後話了。眼下雖說搞到這些軍艦明搶暗偷的手段,實在有些不光彩之極。但經過一番苦心,到四五年底、四六年初,楊震已經為抗聯建立起了一支規模不下,而且其中大部分幹部或多或少的都曾經在蘇德戰場上獲得過部分實戰經驗的海軍艦隊。盡管這些人的實戰經驗,還不足以真正的撐起一支海軍。但畢竟也算是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這支後來被稱之為新中國海軍基礎的東北軍區海軍,擁有一艘日本建造的輕型航母,兩艘日本製造的重巡洋艦、三艘輕巡洋艦。一艘美國製造後轉讓給蘇聯的輕巡洋艦,以及兩艘蘇製巡洋艦。

此外還有二十三艘日本製造的各型驅逐艦,除了後來又交回給蘇聯的五艘驅逐艦之外的八艘蘇製驅逐艦。以及三十一艘美製護衛艦,六艘後來秘密從香港購買的英國在二戰期間建造的,雖然已經被拆掉了武器,但艦體以及其他各種設備都相當良好,安裝上火炮就可以直接使用的護衛艦。

另外還有六艘蘇日兩國製造的淺水重炮艦,二十七艘相當於英國護衛艦的日本製造海防艦。五十餘艘從蘇聯海軍手中搞到的,以及采取各種手段在國際市場上搞到的美軍在二戰結束之後,拋售的改為貨船的坦克登陸艦和機械化登陸艦,六艘日製登陸艦。

還有大大小小近百艘的蘇製、美製、日製掃雷艦、掃雷艇、獵潛艇、護衛艇,外加上六十多艘蘇日美三國生產的魚雷艇,以及三十餘艘拖船、修理船、供應船、油船等輔助艦艇。以及除了水麵艦艇之外,十餘艘蘇日兩國建造的潛艇。

盡管這些艦艇或多或少的都帶有戰損,很多需要修理。尤其兩艘日本製造的重巡洋艦,是靠著其他艦艇拖拽才勉強回到旅順的,不經過大修基本上無法出海作戰。各種艦艇上的火炮口徑各異,僅僅驅逐艦主炮的口徑就多達三四種。而炮彈,尤其是大口徑炮彈的數量也不足。特別是搞來這些艦艇的手段,也有些過於不光彩。

這些艦艇在返回旅順和錦州兩個基地之後,大中型艦艇,尤其日製艦艇因為多少都帶著戰損,大部分的時間也都隻是在船塢之中維修。出海訓練以及為運輸船隊護航的大多數都是美製護衛艦和日製海防艦為主。那艘輕型航母,因為缺乏艦載機無法使用,則幹脆直接被封存的了葫蘆島。

盡管手頭有著日本二戰時期幾乎所有艦載機的設計圖紙和完整的資料,以抗聯在對日戰爭結束後擁有的航空工業能力,生產出來完全沒有問題。但在這些艦載機已經落後的情況之下,考慮到各方麵的原因,這艘中國第一艘航母還是被暫時封存起來。

雖說麵臨著這樣、那樣的困難,尤其是因為造船工業底子太薄,艦艇的維修能力太差,那些二手軍艦自進船塢之後,維修的日子極為漫長。而且大部分艦艇,尤其是日製艦艇,在維修之後隨即便被封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