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1 / 2)

在兵員補充已經開始吃力的情況之下,為了維持對陸軍的補充,蘇軍隻能不斷的從海軍中抽調人員補充傷亡越來越大的陸軍。到後來,幾乎成建製的從海軍調人。不僅從開始的岸防炮兵、海軍陸戰隊,到後來甚至開始抽調除了潛艇兵之外的艦艇兵。

到最後連一向被認為極為寶貴的潛艇兵,也抽調了相當多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之下,要想海軍還能有戰鬥力,就隻能由主動請戰的中國同誌去填補這個漏洞了。沒有辦法,在南線作戰以及列寧格勒保衛戰之中,對海軍艦艇的支援還是相當需要的。海軍雖是整個戰場的配角,但完全無法出動,這是蘇聯人絕對不能允許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僅中國人接手的艦艇數量越來越多。接手的工作也由當初的岸防炮兵、小型巡邏艦艇為主,到後來的大中型艦艇上都有抗聯人員在服役。到了對德戰爭進入末尾的時候,甚至有些艦艇,除了艦長和各個部門長是蘇聯人之外,所有的部門的副手和艦員全部都換上了抗聯的人。

但是在遠東地區,直到四四年末,在日軍大型艦艇已經損失餘燼,再也沒有威脅到蘇聯東海岸的可能性之後,蘇聯人才同意抗聯人員進入因為水兵被抽調過多,幾乎已經陷入癱瘓太平洋艦隊接手艦艇。擔任日本海與鄂霍次克海沿岸進行的日常巡邏和警戒,以及為美軍運輸船隊擔任護航。

隻是讓蘇聯人沒有想到的是,他們這個自認為是合則兩利的決定差點沒有將整個海軍送到了楊震手中。盡管不想在西線戰事結束之前,與日本人有任何軍事衝突的蘇聯人謹慎的將所有的艦艇從來之加一半的燃油,並且艦長和所有部門全部由蘇聯人擔任。艦艇上的炮彈和魚類等彈藥,隻配備最基本基數。

但在日本宣布投降的頭一天,整個抗聯在蘇聯海軍服役的所有人員,除了在因為位置問題,轉移困難的北方艦隊人員,被抗聯找借口先期抽調回國或是調往太平洋艦隊服役之外。位於波羅的海艦隊和太平洋艦隊的所有抗聯人員,在同一時間動手。將蘇聯人的艦長和部門長看押起來,駕駛著蘇聯人交給自己使用的軍艦集體跑路。

在蘇軍波羅的海艦隊的官兵,拐帶了在列寧格勒艱苦卓絕的保衛戰之後,波羅的海艦隊剩餘不多的主力艦艇,加上從北方艦隊調過來的艦艇中性能中最好的一艘巡洋艦和五艘美國人援助的護衛艦。

在加上波羅的海艦隊本身的兩艘巡洋艦、三艘驅逐艦領艦、五艘驅逐艦、七艘美國人援助的護衛艦、七艘英國人給的掃雷艦和五艘美製獵潛艇。當然還有十七艘拖在大型艦艇後麵的魚雷艇外加上五艘潛艇。

波羅的海艦隊在戰火之中僅存的一艘淺水重炮艦和美國人援助的三艘大型坦克登陸艦與兩艘機械化登陸艦,三艘拖船和一艘修理船,僅有的一艘潛艇供應艦也在同一時間在波蘭但澤基地被拐跑。

這些艦艇離開波羅的海艦隊為了大反攻前移的塔林基地和波蘭但澤基地之後,在蘇聯學習的改行的李明峰指揮之下,僅僅憑借著一張世界地圖,以最大航速一路向西一路狂奔。在蘇聯人反應過來之前,沿著已經結束歐戰的美國人清掃出來的從蘇聯到英國的航線,跑到了丹麥以西德國沿岸。

事後盡管波羅的海艦隊傾巢出動,想要將這批軍艦追回來。但無奈整個艦隊,幾乎已經是人去港空。除了一艘戰列艦和一艘因為各種原因無法開動的巡洋艦,兩艘驅逐艦之外,整個波羅的海艦隊,隻剩下了無法遠航的十三艘艘魚雷艇和六艘掃雷艇,以及部分炮艇。

整個艦隊的主力艦艇,除了不能開動的艦艇之外,幾乎全部被抗聯偷走的波羅的海艦隊,就是想追擊也沒有那個實力了。如果等蘇聯人從北方艦隊調集兵力追擊,恐怕抗聯都跑回國了。

一路狂奔跑到美軍控製區,在這裏美軍占領的一個德軍海軍基地加滿油後,沒有做任何的停留,沿著大西洋海岸、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經蘇伊士運河,先後在法國、意大利、印度美英海軍基地加油之後,利用日本投降的機會,安全的駛入已經被抗聯收複了旅順港。

在路過東南亞和中國大陸沿海的時候,這些艦艇利用艦上充足的甚至可以說超編配置的人手,多次在沿路日軍各個港口登陸。反正隻要是有日軍艦艇駐紮的地區,隻要美英軍隊主力沒有到,就來了一個先下手為強,走一路搶一路。

除了日本海軍在這些地方儲備的物資之外,日本海軍駐印尼、泰國、新加坡的所有大中型艦艇,外加上十幾艘海防艦,以及部分輔助艦艇。利用日本已經宣布無條件投降以及美英軍隊主力尚未來得及登陸的情況之下,強行奪取後,順便在這裏利用日本海軍油庫給自己艦艇加滿油後一同帶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