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2 / 2)

到時候往打散的日偽軍警身上一推六二五,就什麼麻煩就都沒有了。打劫過蘇蒙軍隊倉庫的事情,日本人又不是沒有過先例。年初二十三師團借路蒙古境內撤退的時候,不僅將蒙古軍隊一個物資倉庫洗劫的一幹二淨,甚至連撤退的時候抓到的蒙古人都殺掉了。做的比抗聯更過分。

可以做這種事情的人太多了,你憑什麼偏偏說是抗聯做的?都說有到是捉賊捉贓,你手中沒有證據,怎麼說我都可以不承認。逼急了,往日本人身上一推了事。有本事你們找日本人算賬去?

但這兩件事情,你王光宇一項都沒有做。讓人家抓到把柄,找上門來。雖說就算抗議的在強烈,對自己來說也無所謂,但是終究對於總部來說還是一件麻煩的事情。尤其是目前的海外通道,還主要掌握在人家手中,想要搞你很難嗎?蘇聯人心眼很小的,這次吃了虧,在別的方麵肯定要找回來的。

至於任光的表現,楊震更是相當的不滿意了。在楊震看來算計過頭了。那座倉庫蘇聯製造的炸藥有十幾噸,這一噸炸藥又有什麼不舍得的?該舍得的東西舍不得,不該算計的瞎算計。不該心軟的時候,卻是偏偏心軟。就算苦日子過來的,也不至於如此的算計。

在楊震看來,無論此人如何的精明,終究還是一股過於工於算計的小家子氣。你的上級都下命令讓你將剩餘的物資全部炸掉的命令,為什麼不去執行?炸掉這個倉庫,還有裏麵剩下的東西能用多少炸藥?

你在那個倉庫裏麵搞到了那麼多的炸藥,拿出一部分就那麼困難。是善財難舍,還是怎麼一回事?孤軍作戰,後勤問題的確是一個問題。但你搞到了那麼多的彈藥、物資,拿出一噸來,對下一步的作戰會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再說,你手頭上留下那麼多的炸藥,你是能製造炮彈還是能製造地雷?還是二十三師團目前轄區有什麼大型的要塞工事,需要使用那麼多的炸藥?既然沒有那麼多的需要,你手頭的那些炸藥,準備留著下崽不成?

當然楊震雖說對兩個人在這件事情上處理不滿意,但也不會將這兩個在別人眼中膽大包天的家夥撤職的。盡管無論是軍區政治部,還是東北局,都要求楊震至少給蘇聯方麵一個交代,哪怕是敷衍性的交代,將兩個人撤職或是暫時停職。

但都被楊震頂了回去。要是杜開山或是馬春生這兩個家夥出了這種事情,楊震或是會按照東北局要求的去做,至少會給兩人一個撤職警告的處分。因為這兩個家夥一向膽大包天,這世界上的事情就沒有他們不敢做的。

如果今天打劫蘇軍倉庫沒有受到處理,明天他們就敢在必要的時候去洗劫烏蘭巴托。但以王光宇一向穩重的性格,更是自己精心培養的大將,他是不會為了給蘇聯人麵子而傷自己愛將的。

實際上對於王光宇做出這種洗劫別人戰備倉庫的事情,楊震在得到通報之後,也是感覺到很吃驚。要是換了杜開山和馬春生,他倒是不稀奇。這兩個家夥,見到好處不撈一把,恐怕連覺都睡不著。

尤其這些物資近似白給,不用費吹灰之力的情況之下。他們可不管會不會給總部帶來什麼麻煩。本著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理,肯定會連吃帶拿的。但王光宇卻並不是那種不顧全大局,隻看眼前利益的人。隻是在看到王光宇搞到物資的明細之後,楊震卻是明白了他的心思。

有了這批裝備和物資,最起碼很長的一段時間,總部隻要在必要的時候對其輕武器的彈藥,以及無後坐力炮、日式火炮彈藥進行補充就可以了。他們手中的輕武器之中,除了消耗最大的自動步槍和班用機槍之外的通用機槍和高射機槍,在很長時間即便是總部不提供補給,也不至於斷糧。

還有那些火炮,極大的增加了迂回部隊的火力。一個一二二毫米榴彈炮營,兩個七十六毫米山炮營。還有遠遠比日式步兵炮威力大,重量卻沒有大多少的蘇製一九二七年式七十六毫米團屬野炮和大量的迫擊炮,以及性能優良的蘇製四十五毫米反坦克炮。這麼多的火炮,在彈藥又充足的情況之下,足夠日軍喝一壺的了。

那近百輛的坦克和裝甲車,編入部隊後也極大的增強了裝甲旅的衝擊力,並使得裝甲旅有了足夠的補充坦克。這些在總部不用增加油料供應的情況之下,無疑都增強了迂回部隊的戰鬥力。